返回第39章 透彻  声名显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安石有些担忧的说道,赵顼的身体一直不大好,这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的事情,此刻已经是五更天了,再过一个时辰又到早朝,他怕天子的身体扛不住。

“嗯,两位爱卿也回去休息吧。”赵顼没有多留,他确实有点累。

待到赵顼从崇政殿离开后,王安石跟王珪才走。

王珪略慢一步,走在王安石的后面,他感激道:“此事多谢介甫!”

“禹玉见外了,同朝为官,自当是相互扶持,况且,我方才说的也是事实,此事看似严重,但只要将都亭驿监官交出去,我大宋落不下什么把柄的!”王安石说道。

王珪在朝中的立场是倾向于变法这边的,朝堂中支持变法者极少,如今中书两府,站在变法派这边的人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王珪如今的官职是翰林学士,再进一步就是中书参知政事的位置了,不出意外他升任宰相之后,王珪就能够步入政事堂,所以只要能帮,王安石肯定会帮。

王珪点了点头,他也才想到为什么先前耶律宽并没有暴怒,反而冷静的很,看来也是想到了这点。

一念至此,王珪不由感到惭愧,王安石看出来了,他没看出来,这并不丢脸,但一个辽朝使节看出来,而他却看不出来,就很没面子了!

“介甫,我有一事不解。”王珪发问。

“是关于沈惟恭吗?”王安石回道。

“是啊,官家应该知道,这鲁致远不过是沈惟恭的棋子,对付吕渊的棋子而已,一切的主使是沈惟恭,还有当初他的门客孙棐!可为什么官家似乎并不准备问责沈惟恭?”王珪将心中的疑惑尽数说出。

他跟王安石是同为庆历二年的进士,交情也有好多年了,倒也没有什么话不能够相说。

“禹玉想的太简单了,你觉得问责沈惟恭有用吗??或者说,问了便能够治他罪吗?”

王安石停下了脚步,与王珪面对面。

王珪诧异道:“介甫何出此言呢?当然有用!只要审问了鲁致远,确定是沈惟恭主使的不就可以了?”

“有物证吗?靠一个小监官的口供就能够治今科进士亦或者是当朝侍御史的罪?”王安石反问道。

“虽没有物证,但官家应该清楚,靠一个鲁致远的口供已经足够!鲁致远跟吕渊没有仇,有仇的是沈惟恭!”王珪坚持道。

王安石笑了一声。

五更天的东京城很冷,寒风瑟瑟,吹的王珪皱起了眉头。

过了一会后,王安石才道:“那禹玉有没有想过沈府的老贵妃呢?有没有想过当今太皇太后跟沈府的关系呢?”

听到到这里,王珪愣了下。

“凭借着曹太后跟沈老贵妃那情同姐妹的关系,曹太后会让沈惟恭遇难?沈府是太后的人啊,沈惟恭又是沈府唯一的顶梁柱,曹太后不会让他倒的,如今后宫中,两位太后可都是不支持变法的,沈府的位置站的比任何人都绝对,他一辈子都是在太后那边,所以你认为在没有强有力的物证下,仅靠一个小小监官的口供,能够对沈惟恭造成影响?”

“变法才刚刚开始,两位太后已经不满了,如果问责沈惟恭,惹到曹太后,会滋生多少不必要的事情?这对官家的宏图伟业可是有着不小的干扰。”

“所以,官家当作不知道,反正这件事交出鲁致远一人就足够平息,何至于因小失大呢?对我大宋而言,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改革法度!”

王安石一句一句的分析了出来。

全部听完,王珪也明白了,他道:“如此看来,是在下眼界浅了,还是介甫看的透彻。”

“不是在下看的透彻,而是禹玉不想去看啊。”王安石又笑了,随后便率先离去。

王珪怔在了原地。

他一直认为他的长处是在文字上,朝廷要是评一个谁的文章写的最华丽,他当仁不让,或者评一个谁的文章写的最好,他也足以排进前十,可在勾心斗角的政事上,他自觉毫无天赋,所幸干脆不想,跟着天子走就是了,天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一如站队,天子有意变法,他就站在王安石这边。

但王安石的话,让王珪不由深思,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今后如果有幸步入政事堂,这样做还对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