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的方丈是有名的高僧,八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僧袍,外面套着一件半旧的袈裟,眉毛长得很长耷拉到了眼角,胡子和眉毛都是白色,脸上始终是淡淡的笑容,让人一看便有得道高僧的感觉。
李千月这支签没有问姻缘,问的是赵文振的前程,并不是说她怕赵文振前途不好,而是真正的在乎赵文振,当然就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前途。
签语是“高危安可涉,平坦自延年,守道当逢泰,风云不偶然”
慈恩寺方丈解了签,说的话含含糊糊,细问之时这方丈说什么也不肯再说了,只说:“世事顺人动,遇到了便会知晓”
但有一句李千月听得明白,赵文振命里有劫,度过了这便是极大的鸿运,度不过这上上签便成了下下签,生死难料。
李千月手里握着竹签,手心微微的沁出了汗。
“月儿….你跑的太快了,可不敢在这样了,像什么样子”
因为要赶李千月的原因,王夫人上山的时候走的快了些,这时候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指责着李千月,而后便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变的虔诚无比,对这佛像叩拜,手上的琉璃念珠,顺着身体的起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李千月趁着母亲跪拜的时间,将手里的签放回了签筒,这支签不能让母亲知道。
叩拜完,王夫人便来到了主持这里,王夫人是慈恩寺虔诚的信众,和慈恩寺的主持也早就认识,时常请教些佛法上的问题。
“慧吾主持”
王夫人双手合十,向慧吾主持行了佛家的礼仪。
“阿弥陀佛”
慧吾主持也是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算作回应。
“主持,信女今日来是为小女求一支签,还请方丈加持”
王夫人显然懂得寺庙的规矩,这加持就是在求签人摇动签筒的时候,寺里的僧众敲响木鱼,嘴里念着《引经》签落时,再敲一下大磬,一次加持便算完成。
加持的意义在与祈请神灵,不是每个人求签都能得到寺庙僧侣的加持,这其中就有佛家都逃不过的人事。
王夫人每年给慈恩寺的香火钱不少,所以才能劳动慧吾主持为李千月加持,随着一声磬响,李千月手中的签筒中掉出一支签。
李千月将地上的签捡起,递给了母亲,她要求的签已经求完了,至于母亲让自己求得是什么结果她并不在乎。
穿过佛殿熙攘的人群,李千月来到了后殿,走廊一旁是镂空的透光的窗户,另一旁则每个一段距离就摆着一尊佛像,这里的人明显要少的多,偶尔过来一个人将手里的香往佛堂前的炉里插上一根,也不停留,便匆匆走过。
“大肚能容天下事,大肚能解天下愁,施主要请一枚平安符吗?”
因为母亲信佛这缘故,李千月对这些佛像都是认识,弥勒佛前一个和弥勒形似的僧人,眼前一张黄色的布上,摆着各种平安符。
替母亲抄经时,李千月便抄过《弥勒上生经》,“这位师父,这平安符当真能保平安吗?”
坐在地上的男子,一直保持着和弥勒佛一般的笑容,嘴皮上下快速的翻动着,俨然一副街上小贩的模样。
“怎么个请法?”
听这男子似叫卖的解释,李千月心中疑惑,但还是问出了这句话,若真能起作用自是再好不过。
“纹银五两便可”
李千月惊异一声,“这么贵?”
“施主有所不知,这平安符乃是我寺高僧画就,又有十二位法师开光,价值不是能看到的,戴此符定当保佑平安无事”
犹豫了一下,掏出了一些散碎银子,换了一只用丝线缝制的平安符,心中的惆怅似乎减轻了些。
得了平安符往回走时,王夫人已经解完了签,正要打发小荷去寻李千月,见李千月从内殿走出,便轻笑着向李千月走了几步,“月儿这支签极好,签上说你命里子嗣成荫呢,你瞧瞧这是主持写的解语”
随意的看了看上面的解语,便交还给了母亲,对于母亲的心思她自然也是理解,不再多说什么,陪着转了转,趁着落日赶回了家中。
…….
江州新上任的通判,是宰相蔡文的崇拜者,对蔡文提出的一系列法案都是极其的认可,这不在江州便实行起了蔡文提出的《茶引法》。
赵亭任通判时,这《茶引法》虽也在施行,做为蔡文的门人,赵亭理应支持蔡文提出的改革,但《茶引法》中的有些条款,实在是过去苛刻,赵亭便改了一些,明面上江州也在施行但和蔡文的原法大有不同。
新上任的通判查阅江州政事,自然是发现了这一点,赵亭如今升任侍御史,自己不好说什么,但是这法纪必须改过来。
《茶引法》令商人交纳引税,凭引直接向茶园户买茶,到产茶州县合同场秤发、验视、封印、按规定的数量、时间、地点运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