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国自蔡文力荐施行茶引法、盐引法以来,赋税没有断过一年,朝廷也多次嘉奖蔡文,说他经天纬地,才想出了这惠民兴国的律令。
各州的怨声自然是传不到京都,更传不到宣和皇帝的耳朵里,这之间不知道隔着多少道阻碍。
对于徐升执意施行茶引法,赵文振没有任何的办法,父亲因为前些年江州的茶事,已经被蔡文约谈,所以找赵亭想办法是不可能的,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苏老太公的弟弟能够想出办法来,不然江州不知要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了。
见苏老太公情绪不佳,赵文振只好岔开话题,闲聊了一会子,便告辞去了坊市买蓝莓果蜜饯了。
江州苏家茶厂这边,苏云添苏云晋两兄弟,带着苏家的工人,正紧锣密鼓的炒制着茶叶,从山上摘下来的茶已经全部杀过靑,就等着炒制了。
二十几口大锅一字排开,添火、翻茶、出茶、晾晒,每个大锅需要四个人伺候,偌大的茶厂喧喧闹闹,好似市场一般,吆喝声不断。
苏云晋奔走在二十几口大锅之间,叮嘱注意的事,间歇时看着炒制出来的茶山,叹气不已,往年最高兴的时候,就要数这炒茶了,今年看着炒出的茶越来越多,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大爷,选场上来了三个济州的客商收茶”
“快带我去”。
苏云晋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说道:“将最好的茶带上几斤”。
仆从拿过一个帆布茶包,装了满满一包,跟着苏云晋往选厂上来。
这选厂是找的一处专门选验茶叶的地方,通判府的衙役在这里值守,购茶的客商得了茶票也需得到这里来购茶,今年来江州购茶的客商实在是太少,所以江州的几大茶商便都找了平日里伶俐的伙计,专门守在这里,有购茶的来立马回去报信。
苏云晋到选厂时,李家的家主已经到了这里,正和那三个茶商相谈正欢,苏云晋眉头皱了皱,被别人抢了先,他只好等在哪里,原先都是这些茶商求着上门能多给他们些,现在到成了他们求着人家买自己的茶,真是人生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李兄,你可真是快啊,我紧赶慢赶还是被你抢了先”
见李家的家主已经谈完,苏云晋上前揶揄的说着,这选厂离李家极近,这两月不知道被他抢去了多少茶商,苏云晋的心里怎么能舒服。
李家家主笑道:“苏老弟请便,我还有事,就不陪着你了”
苏云晋看着李家主的假笑,说了句“李兄请便”,嘴唇未提,露出看上去极其亲和的笑容,走近三位客商。
“三位远道而来,不妨先去弊府用些饭食可好,今日刚开了一坛醉春风,酒香飘三里,三位不可不尝啊”。
苏云晋说着向随从使了个眼色,这少年常跟在苏云晋左右,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笑着走上前,将那装满茶叶的袋子一把塞进三位客商来时乘的马车,才说道:“这是我们大爷的一点心意,最好的清明前茶”
“谁让你说这些的,还不快退下?”
苏云添佯装生气,跟随从演着双簧的桥段。
其中一人上前行了礼,说道:“苏相公,这怎么使得,还没有买你的茶,反收了许多,你还是拿回去的好”
苏云晋常年跟各路客商打交道,一眼便看出这人只不过是说些体面话,佯装不悦道:“老兄是看不起我了,只是几斤茶叶又何妨,买不买我的茶是生意,我送各位茶喝是情谊,互不相干”
见苏云晋如此说,那人只好笑着说道:“那就却之不恭了”
苏云晋脸上这才恢复了笑意,道:“这就对了嘛,那咱们边吃边谈?”。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苏云晋的茶就不好再推辞,有一人还在犹豫,便被苏云晋过来熟络的攥上,吩咐随从道:“你先回去安排酒宴,要最好的菜知道吗?”
随从答应了一声,便跑着先回去了。
苏云晋携着三位客商,慢悠悠的走在后面,一路上也不提买卖茶叶的事,只微笑着向三位客商介绍江州的盛景。
走到夫子庙处时,指了指对岸,对三位客商说道:“各位老兄,可看见了河上的那些花船?”
早先说话的那人道:“早就听闻江州画舫绝彩,今日看来果真如此”。
苏云晋道:“想必各位还不曾见过这画舫中的姑娘,吃完了饭,我便带三位去转转,保证让你们不思归啊”。
几人笑了笑,露出只有男人才懂的表情。
苏云晋极为健谈,这回去的路走下来,已经和几人成了密友,闺房趣事是他的秘技,百试不爽。
……
赵文振从坊市中买了蓝莓果蜜饯,直接回了家。
李千月和小荷正在窗前做这女红,赵文振甚是惊奇,以李千月的性子做女红,不是见着自己是不相信。
李千月见赵文振进来,像是怕被他看见似的,本想将手里的东西藏起来,情急之下,被针扎了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