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天边横着几道彩霞,京都城被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光影。
运河旁最繁盛的青楼里已经人头攒动,名士才子都有固定的区域,这些来观会的人自然想找个好位置,来早一点算是最好的办法了,要上一两个小菜,一壶不算贵的酒,就能安稳的坐在这里,但座位始终是有限的,二楼廊拦前空着的区域就成了抢手地。
赵文振一天都在屋内,翻翻书,想想其他的事,小荷回来过一次说:“姑爷,小姐留下吃饭了,小姐说姑爷今日去集会,当放开些,多和那些士子交流,对姑爷也有帮助,要是碰到什么好玩的别忘了带回来”。
赵文振哑然一笑,自己平日里确实有些闷闷的,除了军器司的事,就是鼓捣一些小玩意,就连孔知陆子玉他们几个朋友也没怎么去找过,更不要说和京都的名士才子交流了。
简单的吃了些东西,赵文振便和玲儿出发了,大武也要跟着去,赵文振凑到大武耳边:“今日佳节,你就不要跟着了,有玲儿作伴就行,去找找人家姑娘,去街市看看灯会,这十两银子你拿上,不要舍不得花”。
大武红了脸:“那我过会去迎你”。
“不用管我,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玲儿好奇的问道:“少爷,大武要去干什么?”。
“找媳妇”。
“少爷什么时候的事?我想跟着去看看”。
赵文振敲了一下玲儿的头:“你去做什么,当电灯泡吗?”。
玲儿揉着脑袋,委屈巴巴的说道:“少爷,你以后能不能轻点,玲儿的头都要被你敲肿了”。
赵文振不怀好意的笑道:“那我给你揉揉”。
玲儿见赵文振的手伸来,急忙跑开了:“少爷,你再这样我告诉少奶奶,看你还敢不敢了”。
此时街市上已经摆了很多的花灯,天还微亮却是都已经点了起来,小孩手里挑着形状各异的灯笼,穿行在人群里,中秋京都的习俗跟江州有些不同,京都没有烧铁塔,却是要放河灯,主要也就是百姓祈福的一种方式。
玲儿拿着一盏河灯跳到赵文振的面前:“少爷,我们也放一个吧”。
河灯是莲花模样的,上面用油彩画了颜色,中间花蕊的地方有放灯油的地方。
“等回去的时候再放才好,这时天还亮,不好看”。
玲儿歪着脑袋想了想:“那就听少爷的回去的时候再放”。
随着夜色渐沉人也多了起来,运河边上更是人挨着人,这里有运河作为分割,与城内坊市正好空出许多空间,算是赏月的绝佳去处,今晚集会之地追月阁此时已经挤满了人。
专为名士才子留出的区域人还不多,远远的便看见了向自己招手的史玉虎,寻着楼梯往三楼走去。
“明诚兄,你再不来我可要上你家去找了”。
“你不知刚才玉虎可念叨了多少次”。
赵文振笑着说道:“玉虎兄太急了,你看其他人不都还没来,今晚的主角都还没有登场,急什么?”。
史玉虎问道:“我怎么不知道今天还有主角?”。
孔知已经听明白了赵文振话里的意思,“玉虎兄,这中秋应该做何事啊?”
“当然是赏月”。
史玉虎这才算是明白了过来,看了一眼西面刚隐下山的太阳,手里的纸扇拍了拍自己脑门:“哈哈,这主角还等等一会”。
“明诚兄,衣服合身的紧,可有了诗?”。
看着陆子玉不怀好意的笑容,赵文振道:“小陆,你怎么比他还心急,都没赏月,何来的诗”。
几人说说笑笑,坐在阁楼喝着清茶,几人都是见过玲儿的也不多问,玲儿乖乖的坐在一旁的阁拦上,手里拿着一捧桂花糕,看着楼下的人群。
由此处看去,追月阁虽不高,但因为地势的原因,却能看见京都城大半,赵文振的位置看去,城内华灯初上,星星点点,远处山隐出几丝明晰。
青楼女子在大厅里的台子上唱着往年集会出来的名作,此时上台的多没有什么名气,也就是热场,到月上柳梢,青楼里才会安排有些名气的上场,若有才子写诗赠了,那这女子的名气自然要提高不少。
对青楼来说这是一件绝好的事,自家楼里的女子有了名气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人多了青楼的收入自然也就多了,所以明年的集会各个青楼暗地里都有争抢,追月阁今年更是下了血本,不过这些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集会不是自发组织的吗?难道还有人在其中操纵?”。
听史玉虎说了这些,赵文振有些疑惑,不免问了一句。
“明诚兄有所不知,这中秋的集会原本就是才子诗会,自然要有几个名士评判,日子久了自然有人发现这其中得利之处,所谓的名士也不是各个都是德贤之辈,仗着自己的名声干这些事也是有的,知道的人也不说,大家各有所需,才子为名,人家为利,挨不着”。
名跟利两字,常被一起说出自然有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