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为利来  何寄锦书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玲儿和大武去时,赵亭并不在家,府里只有晴儿和另外两个丫头,都是江州带上去的,听晴儿说老爷已经两天没有回府了。

赵亭这几日虽不在家中,但家里却热闹得很,多是来祝贺赵亭升迁的,一间屋子里放满了各色侑礼。

“老爷说这些东西一样都别动,你们拿来的也放这吧”。

“晴儿姐姐,你说老爷刚升迁,怎么就这么多人来?”。

晴儿用手指戳了一下玲儿的额头,笑道:“你这丫头,平时古灵精怪的,怎么这都不明白?你以为他们是真心来祝贺的?不是要老爷帮忙就是以后让老爷帮忙”。

玲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当初老爷上任侍御史时可没有这么多人来。

“老爷今天晚上回来,你给少爷说让他过来吃饭”。

玲儿答应着回来了,在门口却是碰上了张宝根。

“张公子好”。

“玲儿姑娘好”。

玲儿见张宝根手里提着侑礼,再想想先前的那两人,便也知道张宝根来的意思了。

“张公子也是来给老爷送礼的吗?”。

玲儿这么问着,心里却说“这些人真是奇怪,明明是要求老爷办事,却一个个的往这里跑”。

张宝根没成想被一个丫头戳穿了心思,尴尬的笑了笑道:“玲儿姑娘误会了,我是来看望明诚兄的,他伤好的差不多了吧?”。

玲儿笑道:“少爷伤已经好多了,公子快进去吧”。

张宝根跟玲儿进来时,赵文振正在指导昭昭写字。

“哥哥,这一笔如果再用些力是不是好点?”。

“昭昭,这里不是要用力,是要笔锋拖出用力的感觉来,明白了吧”。

昭昭按赵文振说的重新写了一笔。

“没想到啊,明诚兄竟有夫子风范,这丫头的字写的越发的好了”。

见有人来,昭昭自觉的拿起自己的笔墨纸砚回了房,玲儿给张宝根俸了茶,回了晴儿说的话也出去了,只大武守在身边。

“从墨今日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竖笛大成了?”。

赵文振有一种感觉,如今的张宝根已不是自己在柴桑时认识的那个张宝根,虽然这种感觉很模糊,但是不会错的。

“明诚兄就不要取笑我了,对音律我实在是没有什么资质,学了这么久也就会一两曲,要吹出感情还差的远,比不上你啊”。

张宝根的笑容里有几分苦涩,旁人只以为自己文思不错,殊不知是自己苦学的结果,家里时连点灯读书母亲都不让,只能将书页拆下来,耕地歇下来时读,柴桑时他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一个。

这些好像从他一出生就带着的,因为穷,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换来别人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就像一顿红烧肉要耕三天地,一身新衣服要耕一个月的地。

先前他没有觉得这些是苦,可是后来来到京都,他面对的一切都变了,红烧肉更贵,粗布素衣也算不上新衣服,再勤奋也只能拿个月俸,靠这些要接父母来京都过活,远远不够。

看出张宝根的眼神有些落寞,赵文振安慰道:“竖笛就是取乐之器,从墨莫要听信他言,就认为这就是雅了,会一两首曲子闲时娱乐一下就好,不要太执着了”。

“哈哈,明诚兄说的是,我再学也没有大的进益了”。

两人饮茶相续,说些闲话,张宝根心里有想法,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气氛渐渐平和了才说道:“令尊大人高升,明诚兄仕途无虞了,以后还要多提携啊”。

张宝根这话多少有点奇怪,想当初他这鸿胪寺的空缺可是赵文振和史玉虎捐来的,要是史玉虎在这里多少会骂出来。

赵文振已知了张宝根的来意,轻叹了口气,世人熙熙皆为利来,真是好笑啊。

“都是给朝廷做事,咋们还是做好本分的事,你说呢从墨?”。

既然话已经说了出来就没有回还的余地,张宝根也知道自己这样有些势利,但他一没背景,二没靠山,要往上爬,何其的难,在看看身边的这些人,孔知父亲是太学祭酒,虽不涉朝政,但他的话没人敢轻视,史玉虎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没有入仕也有侯位可袭,赵文振现在更是有一个御史老爹,唯独自己路漫漫独往也。

“明诚兄说的是,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你好好养伤,下次喝酒可不能以茶代了”。

对于张宝根,赵文振说不上可怜,看到他更像是见到了前世的自己。

“急什么,现在鸿胪寺不年不节的也没什么事,过会跟我去见我父亲,我不能喝酒,你可得陪他多喝几杯”。

张宝根面有喜色,也不推辞,只说:“定当让伯父尽兴”。

李千月去见李格非还没有回来,赵文振便向玲儿交代了几句,带着大武张宝根,往御史府而去。

御史府府的府宅虽也隐于民居间,但比先前的那宅子大了不少,走过廊桥小道,至厅堂里,赵亭还没有回来,晴儿见赵文振带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