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京诚令  有个书生万户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早朝,老皇帝宣布晚间设宴后,便准备退朝了,未曾想,有一官员有事上奏。

“陛下,京诚令陆大仁被捕入狱,然京诚令责任重大,事关京都法纪,不可久空。”

朝堂上,有几位官员微微一愣,陆大仁不是自己人吗,怎么昨日下狱,今日便要补上他的空缺?

老皇帝淡淡瞥了那人一眼,开口道:“爱卿可有人举荐?”

那官员回头,冲几人微微点头,而后道:“禀陛下,臣有一人举荐。”

“哦?是何人?”

“工部员外郎张孝节素有才名,治下风评甚好,之前曾担任县尉一职,当为京诚令的不二人选。”

张孝节自厌次县归来后,向赵王哭诉了自己在厌次县的种种遭遇,赵王怜之,一番运作之下将其安放到不甚显眼的工部,准备日后再行提拔。

说话,又有几人出声附和,道出张孝节的各处优点。

陛下还未说话,下方却有不少朝臣听的心底发寒,出声的几位官僚,皆是赵王门下。

京诚令陆大仁,此次被削官去职,从堂堂正五品官沦为狱中人犯,而自己一方不思解救也罢,竟然这么快就决定了替换人员,跟着他们殿下,真的有前途吗?

“张孝节,工部员外郎。”

老皇帝念叨一声,瞥了一眼出声的几位官员,道:“工部员外郎提拔到京诚令,跨度太大,不太合适。”

这时,又有御史言张孝节清正廉洁。

“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老皇帝还是觉得不妥,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官,他还是不愿随便选一个人上任。

“父皇,说起这个张孝节,京兆尹方大人最有资格评判,当初这张孝节便是方大人下属县尉。”

李瑜挺身而出,听完后,老皇帝便询问了方铭知。

“禀陛下,张孝节当初未接调令,便私自离职归京,臣以为不妥!”

听完张孝节的话,御史中丞周立人眼神微微一凝,挺身而出。

“陛下,擅离职守者竟能升任员外郎,臣请陛下彻查张孝节!”

老皇帝一拍桌子,怒道:“这种玩忽职守之人竟能升官,中书省就是这么选的官?你们当朕如此好糊弄吗?”

见陛下发怒,之前几人连忙请罪,道自己不知晓张孝节竟能做出这种事。

“张孝节在任时的县令是谁?”

众人心中一凛,陛下连当初在任的县令也要彻查吗?

“禀陛下,乃是厌次县令李太。”

方铭知回答,老皇帝想了想道:“李太?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身后魏公公低声提醒道:“包青天。”

老皇帝脸色不变,道:“朕记起来了,曾听闻厌次县有一县令,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可是这个李太?”

“正是,李县令还是科举初榜榜眼!”

“榜眼?至今居然还是一个县令?”老皇帝纳闷道:“拟旨,调厌次县令李太为京诚令,朕要看看这位厌次县的青天县令,能否做好这京诚令!”

下方不少人心里诽谤,员外郎升任京诚令跨度大,他就不大了?二人都是从六品啊!

但是这时候没人敢说什么,陛下怒气似乎消了一些,谁都不敢这时候找茬。

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能拿下京诚令,看样子还要把张孝节搭进去了,可赵王一方不少人心里却舒了一口气,不知为何,他们竟不愿自己人再做京诚令了。

不提朝堂上的风波暗涌,苏瑾正在准备参加今天的晚宴。

晚宴在大明宫举行,膳食由光禄寺负责。

光禄寺,九寺之一,设卿、少卿、丞各一员。职掌宫殿门户、帐幕铺设器物、百官朝会膳食等事务。

一直听闻光禄寺的御厨善于烹饪各种珍馐,苏瑾还是比较期待的,今晚他打好了少说多吃的想法,中午都没好好吃饭,颇有种以前吃自助的心思。

听到哥哥晚上要吃好吃的,灵儿忙问能不能带着她,可惜这不是佳节设宴,而是接待使节,是不允许带亲眷的。

得知自己不能去以后,小丫头闷闷不乐,感觉碗里的饭菜都不香了,只吃了一个半画儿的量。

画儿知道自己不能陪同,不放心的叮嘱少爷少饮酒,上次可把她吓坏了,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狄文宣又出去了,不知道和柳青筠去了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约会,嘴上说着要等考取功名后才去柳家提亲,可两天不见面他就憋坏了。

饭后李瑜过来了,也带来了,李太升任京诚令的消息。

“还记得那个张孝节吗?”

“有印象,怎么了?”

李瑜哈哈一笑,道:“父皇严令调查张孝节一事,皇兄最近可要有些麻烦了。”

对于这个张孝节,苏瑾印象不深,似乎也就见过几面,感觉对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