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殿前斗法,谁才是大神? 求鲜  大唐之皇朝并肩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王珪的请求下袁天罡决定去趟长安城,已解决大唐之危。

此时的长安城中,蝗虫之患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原先长安城并未见到多少的蝗虫,但是现在天空中蝗虫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李二也是寝食难安,蝗虫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他的统治怕是变得会不稳,天下人又会如何看自己,李二的头发几天时间已经有白头发了。

“陛下,你还是吃点东西吧,每日这样你的身体怎么能受的了。”长孙皇后关切的向李二说道。

“观音婢你不知道朕最近以来为蝗虫之患已经折磨的心力交瘁,朕知道蝗虫是天灾,但是没想到正值盛世,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难道是因为朕杀人太多,这是天对朕的惩罚?”

“陛下,天灾又岂能是我们所左右的,大灾面前我们只能面对。”长孙皇后安慰道。

现在李二已经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王珪身了。

“不知道那个王珪现在怎么样了?去了这么多天还没有回来。”李二唉声叹气道。

“陛下,王珪王大人回来了。”外面太监来报。

李二激动的差一点倒下。

“与他一起进宫的还有一个老者。”

李二猜到王珪成功了,已经把袁天罡召进宫来。

“快,召集群臣到大殿内议事。”李二激动的说道,说着起身就要走。

“陛下,把这碗粥喝下再去吧。”长孙皇后说道。

“不了,观音婢,朕有要事商量。”说着李二急匆匆的出了立政殿。

百官进宫,大臣们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臣王珪参见陛下,臣按照陛下的旨意,已经把袁先生带回来了。”王珪拜道。

“老夫袁天罡拜见陛下。”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向李二拜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袁天罡啊,果然是是个奇人。”

“听说他的本事可大了。”

“他算的每一个卦,没有一个不对的,都得到了应验,世间居然还有此等奇人。”

群臣开始议论了。

李二端坐于大殿之看着袁天罡就像是看到大救星一样。

“袁爱卿,快快请起,这么大老远把你请到长安城,实在也是没有办法了,现在蝗虫之患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朝廷已经被蝗虫整的焦头烂额,你可有办法解决蝗虫之危?”

袁天罡看了看李二说道:“大唐正值盛世,而陛下又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帝王,陛下不用担心这是劫数,怕是难逃这一劫,但是并不会对大唐基业造成什么影响。”

李二听罢,多日以来的愁容似乎有所消解了,只要不动了大唐的根基,那就什么事都好谈了。

“有先生这句话,朕多日以来的担心现在也就好多了。”

华云看在眼里,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袁天罡,他当然知道袁的厉害,那可是唐初有名的星象学家、预言家,据说他最牛逼的就是算到了武士彟家的女儿将来能成为皇。

“那袁爱卿,如何解决蝗虫之患呢?”李二问道。

“陛下,请允许我开坛祭天,向天赎罪,以消解蝗虫之患。”

“好好,那就依袁爱卿所言,开坛设法,以求天应。”

华云听着这些,觉得真是太滑稽了,如果真能求得天原谅,就能解除蝗患,就能不让百姓饿死,未免也太不靠谱了。

“如果真能通过开坛设法就能解决蝗患那最好,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实际的意义啊。”华云当众说道。

此时朝堂中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刺耳。

大家都看向了华云。

“这是老夫能想到的做好的办法了,这是劫数,谁又能违背天意呢,我不能,你也不能,陛下虽贵为天子,但是也得遵从天数。”袁天罡说道。

只见李二在大殿之不断的点头。

“如果顺从天意是拿老百姓的生命为代价,那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这个所谓的天意是否是对的。”华云义正言辞道。

群臣的心现在都揪起来了,他们都为华云捏了一把汗。

“这个开国县候不想活了,居然要得罪袁神仙。”

“太没大没小了,这会可不是胡闹的时候。”

“这个开国县候啊,简直是目中无人。”

群臣的议论声又开始出现了。

“你是何人?居然在这里大放厥词,逆天改命的事情难道你也要做?”袁天罡显然是生气了,尤其是看到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在跟自己争执,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敢挑战自己的权威。

“你一个小孩子,你懂什么?”袁天罡接着说道。

“我是开国县候华云,既然我觉得你说的没有道理那我就一定要说出来,要不然不说还不得憋死啊。”

“开国县候不要没大没小,袁爱卿是朕请来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