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拜见大佬  大明首席御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养子。

当年创业大哥朱大哥小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一家人饿的两眼发绿,四处讨饭,只有李文忠他爹舍得救济朱大哥。

后来,祸不单行。

先是旱灾,然后瘟疫。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朱大哥一家,全死光了,朱元璋成了光棍,心一横,走上创业路,什么丐帮、少林寺、明教全都混过,典型的多面手。

而李文忠,追随朱元璋转战沙场,战功赫赫,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入主大明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

洪武十六年冬

李文忠患病。

朱元璋亲临探视,命太医院负责医治,五个月后,李文忠最终离世。

气急败坏的朱元璋,怀疑御医下毒,所有医生及妻儿尽皆斩首。

鲜血,染红太医院。

……

“起来吧,地上凉。”戴思恭老眼含泪,颤抖着扶起江太仁,语气哽咽道。

江太仁察觉有些失态,强压心中悲愤,擦干眼泪,转而问道:“戴老,我听说,您不是在太医院做院使吗?怎么跑到这……”

戴思恭读懂了江太仁的话外音,摇了摇头,自嘲道:“太医院,早不是当初那个太医院,待着也没意思……”

“为什么?”江太仁纳闷。

戴思恭眼神深邃,仿佛穿越到远古的回忆中,淡淡道:

“太医院看似荣华富贵,实则杀机四伏。就说太祖归天那一年,当时御医们束手无策,呵呵……太祖朱元璋】迁怒众御医,将我等全部打入死牢……新帝建文继位,众御医死的死,流的流,唯独老夫侥幸逃脱,待靖难之役后,新帝上台,老夫心灰意冷,正好借机年老请辞,远离那是非之地。”

江太仁听完,也是唏嘘不已。

说实话,华夏历代,明朝对医生的态度,绝对不算友好。

西汉时,太医可官至一品。

而宋朝,太医院官至二品。

因此,在前几朝,涌现出很多儒医。

到了朱元璋手中,老朱嫌隙读书人不走正道,却想捞偏门通过太医院做官,就将官位按金国制,从正四品的少监改为正五品的院判,还将医户归为世袭制。

最讽刺的是,朱家后世子孙,却发明了“捐纳”,简单说,只要有钱捐纳,就能免试,进入太医院做吏目等官职。

而这一些,都反应出老朱这人疑心重,动辄横扫千军,割草般杀光了跟他创业的老兄弟,连御医们也不放过。

朱家的子孙们,继承了优良传统。

从建文开始,到万历,数任皇帝,就跟玩消消乐似的,动辄就对太医院割草。

李文忠案、朱元璋驾崩、朱棣后宫案、朱佑樘驾崩、红丸案,御医们被一波波收割……

不过,凡事有因果。

老朱埋下的苦果

最后,可以说葬送了大明王朝。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大明的皇帝,多半都短命。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个创业元老,和嘉庆万历,剩下的基本都是短命鬼。

明仁宗46岁,上任个月暴毙。

明宣宗朱瞻基享年36岁。

明英宗朱祁镇享年36岁。

明代宗朱祁钰享年36岁。

明宪宗朱见深享年39岁。

明孝宗朱佑樘享年34岁。

明武宗朱厚照享年29岁。

明穆宗35岁

明憙宗朱由校享年21岁。

明光宗朱常洛3岁。

朱由检?好吧,这个锅由煤山某棵歪脖子树背。

……

很多人说,明朝灭于党争和小冰河时期,可不可否认的说,历史跟明朝开了一个玩笑。明朝几个薄有仁名的皇帝,都是暴卒。

朱高炽暴卒,死因成谜。

拥有“三阳开泰”,手握天胡好牌,开创仁宣之治的朱瞻基,亦无法逃脱短命病死的宿命。

仓促间,让“败家小皇帝”朱祁镇上位,在太监王振的唆使下,演了一场苦情剧“土木堡之变”,瓦刺人送他一张神州行卡,然后就跑去内蒙大草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由行”……

饱受痛楚的大明王朝,好不容易盼来一位仁君,号称一夫一妻典范的绝世好男人,朱佑樘。

悲剧的是……

几乎禁欲强身的他,居然载倒在一个小小的流感上,在服下一剂庸医炮制的古代版999感冒灵冲剂后,吐血身亡。

接位的,乃是“2.0威力加强版”的明朝败家子,朱厚照。

这是位被低估的皇帝。

追求“心中有浪”,到哪都是VIP包房的朱厚照,身壮如牛,曾以九五至尊,杀入敌军,手刃数贼,闻宁王造反却欣喜若狂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