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花木兰一直在忙着她的女子诗词大会,赵俊生也不管她,只是偶尔问问这事的进度。
这天赵俊生正在处理奏章,门外太监进来报告:“大王,御史中丞赵阳有事请求觐见!”
“让他进来!”
赵阳起初在平城朝廷担任御史,在朝中一向以刚正不阿而闻名,后来被派往冀州,好几年都在冀州查案,高允当任冀州刺史时投效赵俊生,赵阳回不去平城,又接到赵俊生的征辟,只好前往乾京任职,鉴于赵阳的名声,赵俊生任命他做了御史中丞掌管御史台,御史台是由花木兰主持的幽州监察衙门改制而成,刚开始官员本身就不多,随着赵俊生控制的地盘快速在增加,御史台的御史们就更加不够用了。
赵阳在太监的带领下走进来见礼:“臣赵阳拜见大王!”
赵俊生放下朱笔,抬头看着赵阳问:“赵卿来见孤可有事?”
“启禀大王,臣受命与刑部和大理寺联合审理定州北平郡郡丞管昕以及蒲阴县令桂大年、县尉文磐等人公然违反朝廷马政的规定,把官府牲畜借给富户和豪门谋取暴力一案,如今案子的审理已告一段落,真相已大白,这是相关审讯记录,请大王过目!”
太监把赵阳手上的奏章接过转身走向御案递给赵俊生。
赵俊生接过奏章仔细看了一遍,沉吟片刻放下奏章问:“赵卿以为此案该如何判决?”
赵阳躬身拱手说:“臣不敢擅专,还请大王裁决!”
“大理石是何意见?”
“回大王,大理寺的意见是对于这种公然违抗朝廷政令的案子必须要严惩,对其他官员以儆效尤!否则其他各地方官争先效仿,则朝廷的政令无法通达地方,也无法有效得到执行!”
赵俊生思索片刻,“管昕、桂大年、文磐等人不念朝廷恩典、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公然违背朝廷政令,伙同当地富商豪门侵吞朝廷官府牲畜谋取暴利,罪该当斩!太守宋昱,自上任起不思勤于公务,反而大肆收受贿赂、沉迷于寻仙问道,此乃严重渎职、玩忽职守!从即日起,革除其官职,判牢狱五年,永不录用!”
旁边有翰林编修快速记录着,等赵俊生念完之后再经过润色,以专用王命诏书抄誊一遍,加盖玉玺,再派中使送往大理寺。
赵俊生虽然拥有最终裁决权,但对人犯的处置还是要由大理寺来判决,所以诏令送到大理寺之后,由大理寺对犯人进行判决,然后交给刑部复核并执行。
一般由赵俊生进行裁决的案子,复核只是走一个过场,即便是判错了,复核过程中也不能提出异议,王命就是王命,错的也是对的。
赵俊生想起一事,问道:“那个民告官的农夫叫什么来着,现在还在乾京吗?”
“回大王的话,他叫王铁头,应该还在乾京!”
“那行,传旨,赏赐他锦缎十匹、十金、钱十万,封他为蒲阴县男!”
赵阳半响才回过神来,心里在想,大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鼓励?还是给王铁头一道保护罩?
旁边的翰林编修却在发愁这道诏书该怎么写,要给一个人册封爵位,那人总得有功劳、要有被册封的理由才行啊,赵俊生随后据一句册封他为蒲阴县男,这诏书怎么写?
赵俊生这时说话了:“自古以来,以民告官都被视为刁民,孤也不太赞同百姓可以肆意状告官员,但这件案子中管昕、桂大年、文磐等人违抗朝廷政令谋取私利,性质与其他民告官的案子截然不同。若无人告状,无人把这事捅出来,朝廷颁布的马政在定州那边还不知道会糜烂成什么样子。对于这种情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状告这种人!庶民王铁头不但无罪,还有功!”
翰林编修这下心里有谱了,知道赵俊生这是要把王铁头树立成一个榜样,日后各地有官员违反朝廷政令规定的、有谋反的、有里通外敌的,任何人都可以举报和状告他们。
唰唰唰,翰林编修很快就写了一封册封诏书,赵俊生看了看内容,觉得满意就加盖了玉玺!
赵阳看着这一幕,知道那个叫王铁头的人这下发达了,若是没有被赵俊生册封,王铁头的下场绝对很惨,就算管昕、桂大年和文磐等人的家眷不弄死他,当地官员也会处处刁难他,让他活不下去,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治下有这么一个刁民,但如今有了赵俊生的册封和赏赐,这就等于给了王铁头一道保护伞。
马政是乾国立国之后的一项重大政令,这项政策关系到乾国今后的国计民生和军队建设,赵俊生一直盯着它,每日都要询问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
自从一批接一批从北方蛮族征调而来的牧人分派往各郡县之后,赵俊生就接到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农夫们得到牧人们传授喂养牲口的方法和经验,如何预防牲口掉膘、生病,短短一个月之内,各地的形势一片喜人。
牲畜生病死亡的数量逐步快速减少,牲畜一天比一天长得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