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刘孔买书  重生明朝当文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饱喝足之后,刘孔掐算了一下时辰,约摸还有两刻钟的时间可以逛逛书铺。

在大市街的街尾,正好有一家书铺,门面之大,引人注目,书铺的店名叫“芝山书林”。

刘孔走进书铺,转了几圈,便有一个伙计上前来问道:

“这位爷,请问您是想要什么书呢?小的可以帮你找。”

“通俗小说。”刘孔答道。

“那您可是找对店铺了,我们店进的货也主要是通俗小说,您随我往这边来瞧。”伙计说着,示意刘孔往里面走去。

原来,书铺分为里外两大间的格局,外间主要是举业方面的儒家经典,里间才是通俗小说。

伙计带着刘孔来到里间,说道:

“最近的读书人都神魔小说,先是金陵世德堂刻本《西游记,然后是金阊舒载阳刻本《封神演义,现在最火的书便是出自我们府建阳县的坊刻,崇化书林余氏的双峰堂刻本《东游记。”

伙计说着,递给了刘孔一本《东游记,问道:“爷,您要买一本吗?”

刘孔一听是双峰堂的书,心中已是不爽,又见伙计把《东游记递了过来,禁不住不屑道:“就这个?”

伙计见刘孔没有从他手里接过《东游记,而是转身继续找书,便以为刘孔已经看过这本最新通俗小说了,于是说道:

“看来,爷是通俗小说的资深读者了,不要紧,不打紧,我们店现已推出双峰堂《四游记合刻本全套预定,爷预付一些定金,留下一个地址,书到货了,立即送您家里去。”

“四游记合刻本?”刘孔莫名地好奇,这余氏书坊又想整什么鬼名堂。

“对呀!”伙计见刘孔有了兴致,顿时喜上眉梢地解释道:“除了《东游记外,还有《南游记、《北游记、《西游记,其中《南游记和《北游记还是双峰堂堂主仰止先生的亲笔,听说仰止先生已经完成这两部大作,正在雕版了。”

“余堂主的亲笔?那我就更不想买了。”刘孔一盆冷水直接泼到了伙计的脸上。

“瞧您眼光还挺高,我猜,您一定是个秀才出身吧!”伙计上下打量了刘孔一番之后,仍然颇有耐心地问道:“仰止先生的文笔确实也太通俗了一点,但不知您究竟想要什么书呢?”

刘孔生怕耽误了登船,随即问道:“同样出自建阳县,书林刘氏书坊,乔山堂的刻本,你们可有?”

“乔山堂的书?那都是些老掉牙的本了,早就没人想看了。”伙计摇了摇头,略显不耐烦地指了一个方向,说道:“都堆在那个角落呢,你自己去找找吧!”

刘孔沿着伙计手指的方向,走到堆满了书的一个角落。从这个角落的一堆书中,刘孔竟找到了乔山堂刻本的《西厢记,这可是刘易老爷子亲绣的刻本,内含全页巨幅的版画。

在刘孔看来,这版《西厢记珍贵无比,当年梓行之初,亦是轰动书林,如今竟然被遗弃在书铺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带着失意和愤慨,刘孔决定买下了这本《西厢记。他拿着《西厢记来到柜台结账,掌柜的笑道:

“您可真是有眼光,这版《西厢记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刻本,不论是内容还是版画,都是最讲究的。”

刘孔听了,顿时来气了,冷笑道:“刚才你们的伙计还说,这是老掉牙的、没人想看的作品呢!”

掌柜的一听,便不好意思开高价了,说道:“三百文钱。”

恰时,却见那个伙计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嬉皮笑脸地说道:“我的爷,您可真是有眼光呀!这书好看着呢!”

刘孔气炸,摸了摸口袋,说道:“就一百文,不能再多了。”

掌柜点了点头,刘孔掏出一百文钱,放在柜台,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书铺。

刘孔心想,什么“芝山书林”,分明就是一坨小山丘和一棵棵杂草!

走到店门外,刘孔隐约听见,身后传来书铺伙计的嘲笑声,只听道:

“迂腐的老秀才,这都万历四十六年了,还看《西厢记呢!”

刘孔急着赶去码头登船,没有回头。

通过临江门,出了建宁府城,刘孔来到临江码头,登上了前往省城福州的船。

沿着建溪顺流而下,在天黑之前便可抵达延平府。刘孔再次下船,在南平县城的客栈过夜,天亮即刻又登船启程。

建溪过延平府便汇入闽江。船沿着闽江顺流而下,一日之内便可抵达省城福州。

闽江流至福州古怀安县城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白龙江,南支是乌龙江。两支江流环抱福州城南的南台岛,汇合后注入大海。

南台江即位于南台岛和福州城南之间,城南外的钓龙台有一个叫新丰市堤的码头,依闽江筑堤成市。

闽江涨潮时,海水顶着江水向闽江腹地涌流,且有海潮与江潮之分。

由于乌龙江江面开阔,江潮最早涌进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