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七天  我在大宋整挺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百万的勤王大军驻扎在汴梁城外,那都是要供给粮草和军械的。金军撤走后,百万大军都要给些赏赐和犒劳,还要配齐回去路上的粮草。何况河东河北三路遍地难民,涌到汴梁城外的就有数百万,这些人都是要赈济的。

宗泽要打仗,要收复三路之地,难民要吃饭,要设立粥铺,赵佶偏又在镇江截住了运往汴梁的钱粮。

那段日子,宗泽和李纲愁得头发都要白了。没办法,拨付给各地的军械和钱粮就要分出亲厚来。而大名府和河间府,因为田十一的原因,便都成了后娘养的。

金军未退时还好,等到三路之地金军绝迹之后,大名府与河间府几乎再没收到过朝廷的任何给养。

武若道听闻金国东路军直奔河间府而来,几乎一夜间愁白了头发。因为此时的河间府不仅军械不足,就连军粮也仅能维持十余天而已。

心中发狠一咬牙,武若道带着麾下的宋军出城迎着金军而去。若能一战而胜许是还有希望,若是败了,那和困守孤城也没什么区别。因为城内无粮,士卒吃不上饭,城池自然是守不住的。

怀了必死的决心,武若道率领大军依托山势,在束城以北排开军阵,与金军实打实来了一场野战,结果不问可知。女真人的拐子马实在厉害,几乎全部由步卒组成的宋军一战而没,根本没活下来几个。

在田十一收到王小树战死的战报后没多久,便收到了河间府与太原府相继失陷的军报。同时,却又收到一个让他惊讶的消息。赵桓,回了汴梁。

能让赵桓回到汴梁坐镇,这事情还有刘光世的功劳在里面。

初时赵桓知道反贼陈东被捉,正在押解回汴梁的路上,加之天赐军收缩兵力去了登州,皇帝赵桓这才抖擞精神,准备回汴梁御笔亲批,判陈东一个剐刑。

世事难料,赵桓前脚刚刚步入皇宫,还没等到反贼陈东押解到汴梁,金军却再次兵分两路长驱直入。

心中大恐且跑惯了腿的赵桓,本想再次去西面逍遥快活,结果却被早有准备的李纲堵住了宫门。

这次李纲也算是拼了,直接在宫门外摆了副棺材,两只眼睛血红血红的,声称谁若是胆敢打开宫门放皇帝陛下离开,他拼着身死也要灭其满门。

大怒的赵桓直接下令,将李纲贬为庶人。李纲于皇宫之外大叫了三声,就想要一头碰死在宫门之上,结果却被家中老仆死死拖住。

便在这时,整座汴梁城突然骚动起来。当兵的开始准备拔营,老百姓竟也开始收拾行装,连锅碗瓢盆都开始装车了,说是要追随皇帝同去西方躲避战祸。

收到消息的赵桓懵的一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立即命皇城司去查探,结果皇城司的奏报却已经送到了皇宫之中。

原来,也不知是哪个混蛋在城中散播谣言,说皇帝赵桓是上天最宠爱的儿子,所以才下凡来拯救众生。只要皇帝陛下安坐城中,整座汴梁城就会安然无恙,但若是陛下走了,汴梁城立即就会被金军屠成白地。

家财固然重要,小命却更加重要。金军的所作所为在汴梁城中都快传疯了,哪还有人愿意在城中等死。全城超过九成的军民都在哭喊着,说是皇帝陛下去哪他们就去哪,还发誓要一生追随。

赵桓心中这个气呀,一百五十多万人若是都跟着他走了,能不能养得起暂且不说,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就算是毁了。他敢逃命,甚至能狠心任金军攻下汴梁城不管不问,却不敢带着一百五十多万人一齐出逃,因为会留下千载骂名,死后也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心中大怒的赵桓传下皇命,让王渊去查到底是什么人在造谣,然后再将造谣之人诛灭九族。

王渊心中发苦,因为他的怀里揣了张纸,那是一张悬赏令。悬赏令是以田十一的名义发出的,上面把王渊以及王氏一族所有族人的首级,都给明码标价了。

早就尝过田十一厉害的王渊,是真真不敢得罪田十一,所以便跪下苦劝起皇帝陛下,就连赵桓放言要斩了他都没能让他起身。

满朝文武几乎都堵在皇宫外面,请求皇帝陛下坐镇汴京,全城军民上下一心,抵御金军的进攻。

赵桓气得摔了无数的花瓶和杯子,最后无力地跌坐在龙椅上,嘴里絮絮叨叨骂着田十一。

王渊见陛下终于打消了再次西逃的主意,提着的心这才放下一些,心中同样在诅咒田家生儿子没屁眼儿。

修缮一新的樊楼上面,一个摇着折扇的丑书生轻哼了一声,鄙夷地向皇宫之内望了一眼,随即下楼而去,正是欧阳澈。

要说田十一这次还真是挺冤枉的,因为这一切都是欧阳澈捣的鬼。不过除了那张悬赏令,欧阳澈也没说过自己是南行司的人,至于赵桓一厢情愿认为是田十一在搞鬼,欧阳澈也没什么办法。他总不能跳出去逢人便说,这一切都是他暗中操作的吧。

就这样,赵桓被逼滞留在汴梁城坐镇,誓于东京汴梁共存亡。也不知会不会因为赵桓没有走,反而让靖康年那些事再重演一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