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对联趣事  嗨,我的兵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日,我在批改试卷,看到一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比喻句:一望无际的天空就像一个大棋盘。我一时兴起,就利用试卷讲评时间给学生讲起了一副与之相关的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同学们,瞧这样一副对联,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显示了超凡脱俗的语言功力,字里行间尽显豪放之气。”我指着对联讲解道。

曾许诺微微颔首,那心领神会的微笑表明了她已经领悟了其中奥妙。

“是呀,谢老师,想得出这个比喻的人可真了不起!”戚叶凡一脸的崇拜。

“跳脱出狭窄的小我之外,立足在浩渺的宇宙之间,才能够写出如此有深意的对联啊!”我的言语之间也多有推崇之意。

贾少音补充道:“比喻精妙,常人都无法想到。”

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感叹此副对联对仗工整,语气豪放,堪称绝对。

唯有叶当,一副不屑的神情,嘴巴叽叽咕咕正嘀咕着什么。

“叶当,你有何高见?我捕捉到他的不服气,与其勒令他住嘴,还不如让他一吐为快。

叶当大大方方地站起来,朗声道:“这样的句子要是写一句,我也会,没啥稀奇。”他竟然如此大言不惭,我暗自好笑。不过既然他如此踌躇满志,让他露一手瞧瞧也行。

“哦?”我抱着好玩的心态允许他“献献丑”,搏大家一乐,“那就说说看,让大伙都见识一下你堪比古人的奇思妙想。”

“我说了,你可别批评我。”叶当狡黠地冲我一笑。

“别卖关子了,说吧!”我看穿了叶当的狡猾,无非是吊人胃口的把戏。

“头若土豆手似刀,谁人能切?”叶当清一清嗓子,大声念出,一边说,一边还举起手掌做了个切脖子的动作。

顿时课堂内一片哗然,同学们笑的笑,跳的跳,有的说他胡扯,有的夸他高深,有几个女生趴在桌子上捂着肚子笑,有几个男生还重复着叶当的话语和动作,惹得这笑一波接一波,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浪,掐也恰不断。

“果然高明啊!叶当同学,文思敏捷,对仗工整,老师也深感佩服!”虽然我已经预料到结果,但仍然哭笑不得,不过我也不能斥责他瞎扯,就只能配合他胡诌。

“承让,承让。”叶当逗笑了众人,自己却一本正经,面不改色,像个江湖豪侠似的对着大家一抱拳,坐下了。

女孩子们又是一阵哄笑,几个好事的男孩子趁乱吹起了呼哨,场面跟开演唱会似的。

我怕场面控制不住,赶紧板了脸,盯了大家半分钟,等大家笑得差不多了,就暗示大家安静。平息了课堂上的哄笑,我继续拓展,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的写作中可以多展开想象,做出恰当新奇的比喻,来增加文采。

我又举了另一副对联为例:井里蛤蟆穿绿衣,锅中螃蟹着红袍。我先请同学来鉴赏一下这副对联,妙在何处。方舟雨举手了,说:“这副对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有趣。”

“没错,不过这只是表面的。”于是我将这个对联的轶事娓娓道来。

“相传解缙乃是才子,做了官之后,不屑与权贵贪官为伍,洁身自好,凛然正气。一日,权贵们看见解缙穿这绿色官服,就笑话他井里蛤蟆穿绿衣。”

“我知道了,解缙看见那些权贵们穿着红袍就说他们是锅中螃蟹着红袍。”张余兴奋地大叫起来。

我朝张余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我告诉孩子们,这副对联的妙用就是将穿绿衣服的人比作了井里蛤蟆,讽刺那个人如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将另一个穿红衣服的人则比作了锅中螃蟹,暗示不管怎么横行霸道,一上锅就再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解缙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对藐视他嘲笑他的人予以还击。这还击,真是高明!

正在大家还在细细回味之际,启勋高高地举起了手。

“你干嘛?”我有些不满,这家伙,又来捣乱。

启勋面带微笑地站起来:“谢老师,我有话要说。”

“我在上课呢,别东拉西扯的!”我很想将他摁下去。

“我不东拉西扯,我说的跟这幅对联有关。”启勋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两排睫毛扇呀扇,看起来天真无邪。

瞧着启勋那装着人畜无害的模样,我心里猜着了不会有好事儿,可是不让他说,可比打他骂他还难受。这个话痨子,没一刻是能消停的。

“那好吧,你说说看!”我还是松了口。

“那我可说啦!”启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似乎阴谋得逞一般。我顿觉后悔,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谢老师,我发现今天你就是这锅中螃蟹!”启勋声音洪亮,说的是字正腔圆,说完,还得意地环视一圈,就像演员谢幕接受观众膜拜一样。

启勋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又是爆笑如雷。程楚涵桌子拍得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