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毕业实习定工作 毕业前夜别旧爱  山里城外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学生活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向杰边读书边打工,吃了这餐没下顿的生活,那种煎熬的日子没有经历过真的人是无法形容和体会。短暂的是大学三年转眼就到毕业实习了。

向杰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盼着毕业,因为毕业了就有了工作,有工作了就有了工资,有工资了就能够摆脱入不敷出的穷境。

有关系有门路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实习单位,没门路的就托老师托同学托师兄介绍。当然,大部份同学都还是没有找到单位的,还要等待学校的安排。向杰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后,因为表现优秀,向杰,韦国祥和庄之稼三人被安排到广西南方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开发基地实习。据说这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在广西的分公司,师兄向吉就是在那里上班的。

三人打好行李,信心满满地前往基地,开始了大学最后一段时光的实习生活。

向杰之前就联系好了向师兄,他因为原籍已有工作分配,所以离职回去了。按照他的提供的路线,三人来到了大同镇,再打公司韦经理的电话。韦经理开车来接他们。

大多时候,理想和现实都是存在差距。这不,来接他们的是一辆农用拖拉机。韦国祥和庄之稼十分意外,韦国祥悄悄地问庄之稼:“这是什么情况”

庄之稼说:“有点不对劲。”

向杰看着他俩嘀嘀咕咕,有点不屑地说:“既来之则安之吧,实个习而已。”

韦国祥和庄之稼说;“你心可真大。”

向杰听了,笑了笑:“这有什么呀?比我老家好太多了。我老家现在还没通路通电呢。”

农业开发基地其实是一个移民安置基地,地处偏僻,除了一条破烂不堪的泥土路,水电都不通。目前才移民过来十多人家,都是贫困山区大山深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农户。

说是实习,不如说是打工。基地里没有什么农业方面的项目,除了移民开荒种植的玉米木薯,就只有一点台湾大青枣,公司没钱,没水没肥的根本没法正常运作。

韦国祥和庄三稼心都凉了半截。

一天,韦国祥和庄之稼被韦经理安排跟他一起去市场接货,向杰因为和移民语言相通,被安排在基地做移民思想沟通工作。

晚上回到基地,两人抱怨说:“今天累死不说,还差点饿死了都。”

向杰问:“怎么了?”

两人气愤地说:“你可好了,在这享福,我们两个可受大罪了。今天回来的时候下雨了,那破车,陷进泥坑里,困在半路,费了老大劲才弄上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东西吃,饿死我们了。这里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向杰笑着说:“这样啊,确实够衰的啊。”

两人说:“谁说不是嘛。”

向杰又说:“不过嘛,老韦老庄,这算什么?咱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嘛。”

两人火了:“老向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再加上后来有一次,附近的农民因为田地被开发基地挖出来的泥土掩埋,纠集了很多人上来闹事,还差点把韦国祥和庄之稼打了。两人心有余悸,非常害怕,劝向杰说:“别在这里做了,搞不好连小命都没有了。”向杰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三个月的实习期终于结束了,农书记找向杰谈话:“小向啊,根据三个月的实习检验和你个人的表现,公司韦总,韦经理和我都同意接收你到公司来上班。工资呢和你的师兄一样,还可以接收户口,你觉得可以吗?”

向杰听了非常高兴,说:“当然可以。谢谢你,农书记。”

工资550一个月,能接收户口,还有农书记这么好的领导?能有这样一份工作,向杰心里已经偷着乐了。想想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艰苦了这么多年,等待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意味着从下个月开始,自己就可以摆脱贫穷了,可以衣食无忧了,可以给家里寄钱,可以存钱,可以结婚,可以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韦国祥和庄之稼则是恨不得早点逃离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回学校的那天,他们问向杰:“你真的决定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吗?”

向杰笑着说:“当然呀,挺好的这里。”

两人不解:“好吧,那你自求多福了。”

回到学校,向杰迫不及待地去了党委办公室,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地告诉给他的金老师;“我找到工作了。”金老师是党委办公室主任,是向杰的人生导师,是他带着向杰一步一步的走向进步的,一步一步的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的预备共产党员。

听了向杰的喜讯,金老师微笑着问:“什么单位呀?”

向杰说:“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是国有企业来的。”

金老师略略有些惊讶;“真的假的?别是皮包公司啊”

向杰说;“真的,可以接收户口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