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山村怪事  山里城外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上个世纪70年代间,在桂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这个小山村叫高山屯。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山屯默默无闻地隐藏在一座小山头的半山腰处。小山头叫金蟾顶,山顶上有一个常年积水的奇特潭子,就算天气再干旱也不会断水,传说潭里有一只巨大的金蟾蜍,因此得名。但这也只是传说,并没有人真的见过那只金蟾蜍。不熟悉这里的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小屯子。高山屯屯如其名,山高谷深,左右前后青山环绕,前方远处有一座平头山,形似书桌,叫文案山。文案山再过去,则是奔流不息的红水河,河的对面是一座像牛脊梁一样的山,叫牛背山。高山屯四周林木郁郁葱葱,风景异常秀美,空气里夹杂着树木花草特有的淡淡清香,就算是南方酷暑的三伏天,也是微风习习,十分凉爽。

高山屯很偏僻,离其他村屯最近的都有九、十里路,是河东乡最偏远的自然屯。屯里总共只有十来户人家,却有着路、向、花、方、牛五个姓氏家族。这在桂西北农村极为少见,其它村屯大都以同一姓氏家族聚居,如有少量别的姓氏参杂进来,难免会被排挤。只有高山屯是个例外,左邻右舍虽姓氏不同,却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其乐融融,因此被十里八乡称赞为“团结屯”。

这一天,正是盛夏三伏晴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黄昏时分,烈日西垂,生产队的农民们完成了一天忙碌的农活,陆陆续续地赶回家来,有的挑着东西,有的赶着牛群,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谈笑风生。美丽的霞光普照着大地,伴着有节奏的牛铃声,以及各种各样的虫鸣鸟叫,此起彼伏,高山屯清爽秀美,如诗如画,一片祥和。

突然,一个隐隐约约却很浑沉厚重的声音不知道从哪里传了出来,像是来自天上,又像是从地里传出,谁也不知道这声音是什么,听起来有点像是铜鼓的声音。

农人们停下了脚步,归牛竖起了耳朵,顿时间鸡不叫了,狗也不吠了,虫鸣鸟叫声也都消失了。

然而,奇了怪了,正当人们仔细去听的时候,声音却又没有了。人们不知所以,就又迈步赶路回家了。

就在这时,向家屋里,挺着个大肚子正在煮大锅玉米稀饭的向家媳妇韦氏突然觉得肚中的胎儿一阵乱动,她感觉似乎要生了,但是她很疑惑,这才七个多月,还远没到分娩的日期呀。

向家的男人是一个瘸子,两条残腿一粗一细,但都几乎没有肌肉,只有一层黝黑的粗皮包着骨头。他一边抽着用旧纸张卷成的草烟,一边编织着又宽又大的竹制晒垫。

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小女孩正在旁边给瘸子打下手,帮忙递递篾条什么的,听到外面的声音,愣住了问:“爸,好像有什么声音?”

“嗯。”向瘸子满不在乎,只顾着继续忙他的活儿。

“爸,我去看看。”小女孩说着就好奇地跑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声音又响起来了。半路上的人们又停下脚步来仔细听着。

屯里的人也都好奇地走出家门外,东张西望,在看着听着到底是什么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奇怪声开始连续地响了起来。人们惊呼:“铜鼓,是铜鼓的声音。”

铜鼓,顾名思义,就是铜制的鼓,口圆腔空,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重几十斤不等。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鼓身都刻有各种奇特的符号,鼓面正中间是凸起的太阳纹。用鼓槌敲击太阳纹处,发出的声音浑厚深沉,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铜鼓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奇乐器,一般四件为一套,是桂西北农村常见的镇屯镇宅之宝,因为价格昂贵,物件稀少,为少数大屯大户所藏有,像高山屯这样的小屯是没有的。

铜鼓,都是在逢年过节,祭祀盛典或红白喜事等时候,才会敲击。而平时忙于农活,人们都是收鼓藏槌的。所以在这个农忙时节听到铜鼓声,高山屯的人自然会觉得非常的奇怪。

经过一番细听辨认,大家一致认为声音是从金蟾顶传下来的,于是屯里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纷纷往枫坳上跑,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够清楚地看得见金蟾顶。

越离开屯子,声音就越大。

铜鼓声一阵又一阵的从金蟾顶传了下出来,非常的动听,比平时的铜鼓声更为动听。

“上面怎么会有铜鼓声呢?谁在上面敲铜鼓呀?”

“不知道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

“上去看看。”

几个年轻壮汉和大孩子们就开始往金蟾顶上跑。

这边韦氏觉得肚子里的胎儿动得越来越厉害了,就对男人说:“孩爸,我可能要生了。”

向瘸子一听又喜又惊,赶紧说:“那好,你别做事了,快到床上去吧。我去叫路大婶。”

路大婶是高山屯的接生婆,近些年出生的婴儿几乎都是她接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