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袁谭不讲武德!  我在曹营当仓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操先前已经将下人全部屏退,所以楚云只能亲自应了一声,前去为二人跑腿。

而一脸懵逼的李儒,则是在曹操的搀扶下起身。

他想过曹操会看在楚云的面子上宽恕自己,但他委实没想到,曹操会对自己这么热情!

当初,大家嘴上喊着讨伐董贼,锄奸扶汉,实际都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才参与其中。

也正因如此,当初的十八路诸侯联军才会在即将彻底诛灭董卓时开始勾心斗角,功亏一篑。

因而在曹操这等格局极高的人看来,李儒过去的所作所为,纯粹是各为其主,迫于无奈。

就像贾诩、程昱等人,都做过类似的行径,曹操既然能接纳和接受他们,又怎么会唯独容不下他李儒呢?

况且,一见到李儒,曹操那段在朝为官,做骁骑校尉的回忆就被勾起,这让极少动情的曹操难免动容。

当晚,楚云加入其中,讲述自己与李儒相遇的过程,听得曹操比那些听说书的茶客还要入神。

受宠若惊的李儒与曹操对饮几杯,畅谈天下大势,再缅怀几句曾经的岁月,好不惬意。

曹操对楚云安置李儒的做法,也是颇为赞同,以李儒的身份,即使曹操愿意,要授予其官职也难免会引人注目,万一被人查出李儒的真实身份,对曹操和整个朝廷的声威都是一种打击。

毕竟再怎么说,明面上,李儒毋庸置疑是汉室的大罪人。

三人喝得进行后,曹操也交代让李儒在楚府安心住下,有什么需求无论找他还是找楚云都可以。

当然,曹操对李儒这般亲切宽和也并不仅仅处于对故人往事的缅怀。

更多的因素,是他知道李儒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难得楚云能把他搞定带回来,曹操哪有将之拒之门外的道理。

而且经过交流,以曹操的水准当然能意识到李儒这人已经有所变化,虽然不能完全信任,但还是可以一用的。

重点是由楚云来看着他,曹操也能安心。

当晚喝得尽兴后,李儒拜别曹操,随楚云回到府上。

隔日,曹操将辛毗留下,另派人前去回复袁谭,说答应他的归顺,同时下定决心亲自率大军北上。

这一次,朝廷二十万大军可谓倾巢而出,楚云、郭嘉、荀攸等能出谋划策的顶尖谋士相随,随军的将军们更是数不胜数。

但曹昂被留在许都,本来他是一万个不情愿的,但楚云跟他说“诸侯出征,世子守城,这是叔父对师兄你的信任”。

这一句话,就让曹昂改变了心思,不再坚持随军,而是专心坐镇许都,保证曹操后方无忧。

与以往出征的不同在于,楚云这回带上了李儒,由他在旁为自己斟酌计策。

出征前,楚云再次与乔紫青分别,但这次夫妻二人在家相聚了不少时日,乔紫青也就没什么怨言,只是叮嘱楚云万事小心。

当曹操二十万大军渡河过后,还未行进至黎阳,信使就已经提前想方设法进入被重重围困的平原城,将曹操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传达给袁谭。

这下,袁谭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自怨自艾时,也终于挺胸抬头,知道这次他即将能出一口恶气。

曹军渡河之后,连营盘都没有扎,曹操直接带二十万大军直奔黎阳,打算一口气拿下邺城。

而袁尚虽然愚蠢至极,但在听闻曹操大军已然过河之后,也赶紧放弃对平原的围困,率军调头赶回邺城进行布防。

这一次,袁谭倒是聪明了一回,在谋士辛评的劝阻下,他打消了原本制定好追击袁尚的计划。

袁谭这一手出尔反尔,可以说是狠狠地坑了曹操一把,本来如果他出兵追击回援的袁尚,袁尚急于回救邺城,根本不可能回头跟袁谭交兵。

也就是说,袁尚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逃跑状态,袁谭能捞到不少好处。

更重要的是,会极大程度的拖延袁尚回援邺城的速度。

但辛评为袁谭仔细分析局势后,袁谭意识到,以目前的情况,放任袁尚回去镇守邺城才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

辛评替袁谭分析得很清楚实际上无论曹操还是袁尚,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敌人。

如果袁谭在这个节骨眼上追着袁尚穷追猛打,等袁尚回到邺城的时候,要么邺城已经落入曹操之手,要么袁尚无力镇守邺城,被曹操轻而易举击败。

无论是邺城直接落入曹操之手,还是袁尚被曹操轻易击败,之后袁谭都必将面对没有损失的二十万曹军。

到那个时候,他袁谭不过是步袁尚的后尘,他们兄弟俩陆续灭亡罢了。

若是任由袁尚保全兵力,回邺城以守城之势,与曹军拼个你死我活,那么到头来无论是曹军胜了还是袁军获胜,他袁谭都能从中获利。

再不济,他也能保全自己,韬光养晦静待时变。

不得不说,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