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带队之人是楚云这件事,诸葛亮更是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考虑的,是如果换做自己,会怎么做。
在诸葛亮看来,以楚云的身份,是不可能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以信使团为掩护,潜入襄阳做出某种行动。
因为这份风险太过巨大,而诸葛亮又生性谨慎。
再聪明的人,也很容易犯错,那就是在考虑别人的问题是,往往会下意识地将自己代入其中。
可是,诸葛亮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楚云跟他,从来就不是同一种人。
诸葛亮生性谨慎,楚云却在谨慎之余,往往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而执行能够一锤定音的重大决策。
所以,往往楚云能够创造奇迹,而诸葛亮只能稳中求胜。
最后经过商量,刘备、刘琦还有诸葛亮三人一致决定,既然找不到楚云和王平等人的破绽,还是干脆早点像送瘟神一般,把这帮家伙统统送走。
这次,吸取了先前的教训,王平没再表现出惊喜的模样,而是如丧考妣一般,在背后怒骂刘备和刘琦的冷血无情。
结果,传到刘备、刘琦还有诸葛亮的耳朵里,他们反而安下心来,对自己的决定再无顾虑。
因为王平表现出不愿意走,就说明他是真的中毒了,而不是自导自演的骗局。
至少,在他们三人看来应该是这样。
王平就这样,在楚云的指点下,成功带领包括恩师在内的众多弟兄,故作愤恨地离开了襄阳。
一日后。
金灿灿的午后阳光,透过青翠欲滴的树林,洒落在楚云、王平以及其余随行的百余人身上。
那种暖意让未曾睡过午觉的楚云等人,在感到舒服的同时,也在哈欠连连地与一股突然涌上来的困倦之意作斗争。
“老师,您这一手苦肉计实在是太高明了。”
此时的王平看起来健康得很,哪里还有先前剧毒入体随时都可能一命呜呼的样子?
“嗯高明倒是算不上,此行的过程中,每一件细小的事,都是环环相扣在一起的。
正因为我们之前基本上没有暴露太多破绽,所以单一的一丁点儿小问题,不足以支撑刘备、诸葛亮他们对我们起意。”
楚云如今已脱去那身沉甸甸又不舒服的盔甲,恢复了以往的轻便装扮。
“老师说得是,但话说回来,要不了多久,刘备、诸葛亮他们就会后悔死吧?”
王平指的,是那些即将传遍整个襄阳城的流言蜚语。
“是啊。”一想到这件事,楚云也忍不住露出坏笑,“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自己百密一疏,放走了我们。”
“希望那些酒楼掌柜、店小二还有姑娘们收了咱们的好处,在干活时也能卖力一些,最好不出三天,就能让谣言四起,甚至闹得满城风雨!”
王平说出这番话时的语气,简直就像是个虔诚的修道士在向他们自认为万能的上帝进行祈祷一样。
而作为无神论者,楚云只坚信一个道理事在人为。
又过了不到两日,楚云和王平就平安回到了曹营。
得知楚云和王平完成任务并顺利回归,曹操亲自为二人摆宴庆贺,楚云没有居功,而是把功劳尽可能地推给王平。
因为知道王平与楚云的关系,曹操自然是顺着楚云的心意,把不少功劳算在了王平身上,并表示战事结束之后,一定会对他论功行赏。
那些势利眼的文武群臣不必多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楚云在有意栽培这位前途无量的弟子,于是纷纷说着好听的场面话,主动向王平道贺,还连番套起了近乎。
就连身为大公子的曹昂,都对王平大加赞赏。
酒宴结束后,本就不胜酒力的王平,因一跃成为功臣,而屡屡被众文武劝酒,最终险些倒在酒宴上。
临近与楚云分别时,王平竟抹着眼泪,偷偷向恩师楚云道谢。
“老师,学生对您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此生怕是没有机会回报老师的大恩大德,若有来世,学生定当给老师当牛做马!”
看着动情的王平,楚云只是拍了拍他的脑袋,淡笑着说了一句:“你老师我啊,从来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来世。”
两日之后,本来就沉浸在备战的紧张气息的襄阳,终于像炸开了锅似的,陷入一片沸腾和混乱之中。
魏王曹操对治下领土内的所有百姓爱护有加,不但收取的田地赋税极低,而且还会将官牛借给百姓,甚至动用士兵帮助百姓们耕种田地。
与之类似能够提升曹操正面形象的传言,在襄阳要多少就有多少。
本来,传言还只是人们在私下议论,后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交流,再后来,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当这些事传入刘备、刘琦还有诸葛亮的耳中时,一切,已经变得不可收拾。
州牧府,大堂。
愤怒的刘琦一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