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公民大礼堂内,伴随着格兰特博士一连串‘No、No、No’,观众都发出会心的笑声。
因为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成功,这几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梗。
首部曲里哈蒙德博士那位孙女莱克丝可谓电影里最招人讨厌的角色,几度在不该尖叫的时刻尖叫坏事,以至于影片上映后推出角色玩偶的时候,考虑到这个角色实在让观众反感,其他大部分主角配角都有自己的玩偶手办,丹妮莉丝娱乐周边部门唯独跳过了莱克丝。
现在,给人观感非常不妙的熊孩子组合似乎又出现了。
出于对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资历咖位的尊重,西蒙并没有对第一部进行过多干涉,基本保持原版剧情,因此也导致本该出现在恐怖片里的老套‘JumpScare’频繁出现。
这部由丹妮莉丝完全掌控的续集,自然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三个孩子是在剧本构思过程中的有意为之。
包括格兰特夫妇当宠物饰演的大块头三角龙。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卖周边啊。
首部《侏罗纪公园》的全球票房遗憾止步于9.8亿美元,没能突破10亿关口,不过,截止《侏罗纪公园2》上映,过往两年多时间,《侏罗纪公园》首部曲带来的周边销量却是实实在在地达到了21亿美元之巨,创造净利润超过3亿美元,这还不算几大主题乐园增加侏罗纪公园景点的相关收益以及这一IP为丹妮莉丝娱乐带来的潜在品牌增益。
曾经的《侏罗纪公园》乃至后来的《侏罗纪世界》,为何每一部都会出现一两个青少年角色,哪怕让人觉得有些突兀都不会缺席,关键就在于,孩子是这个系列周边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想要孩子们花钱,电影中自然要给他们留一些可以产生共鸣的角色。
《侏罗纪公园》的定位就是标准的商业娱乐大片,哪怕是西蒙也不会违反这种潜在规则。
大银幕上,各方小小博弈一番,兰特瑞家三姐弟到底还是留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一部标准的高概念电影剧情。
首部曲的高概念思路可以总结为哈蒙德博士邀请一群专家亲临审核侏罗纪公园项目的可行性。
第二部的故事,同样也能够简单总结为格兰特夫妇与兰特瑞家三人组一起对抗恐龙岛偷猎者。
高概念才是王道。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可以增加细节,可以植入广告,但无论如何,最最重要的就是给观众一个简单流畅的完整故事,回顾好莱坞电影史,很多现象级的商业大片,核心故事脉络都非常简单,就像《终结者》,就像《外星人ET》,就像《独力日》,等等等等,这些影片,观众只要看过,闭上眼睛稍微一回想,即使很多细节理所当然地遗忘,还是能轻松梳理出大致剧情。
这就是高概念。
兰特瑞三姐弟进驻恐龙岛,表面上非常乖巧,只是熊孩子本性很快暴露,当天晚上就偷偷跑出工作人员居住的安全区,想要观看传说中的霸王龙。
剧情在这里用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设定。
拐骗了拥有5岁孩子智商的三角龙托比当坐骑深入恐龙岛内部的三个熊孩子这次不但没有闯祸,还意外发现了伯克逊集团收购恐龙岛无果后开始悄悄派人上岛偷猎恐龙的阴谋。
这段剧情充满了孩子们与三角龙托比相处时的小意外和小欢乐,最后的一场追逐大战更是精彩刺激。
不过,三个孩子虽然顺利逃脱,三角龙托比却被偷猎者用麻醉枪击中,陷入牢笼。
满身狼狈的三个熊孩子返回格兰特夫妇居所,格兰特博士最初非常生气,听闻事情的真相,最终与孩子们联合一起拯救被偷猎者拘捕即将被运出恐龙岛的恐龙们。
另外一边,伯克逊集团的偷猎者意外找到了三颗霸王龙的龙蛋,进而引出了第一部的真正‘主角’。
同时,第一集中人气颇高的迅猛龙也先后亮相,给伯克逊集团的偷猎者团队带来了严重伤亡。
两个小时的影片,毫无尿点的精彩剧情不知不觉已经将观众带到了故事最后。
偷猎者与恐龙大军的决战,迈克尔·贝再次将自己擅长的电影风格运用的淋漓尽致,三角龙托比意外召唤了岛上的三角龙大军,其他恐龙为了寻回自己的幼崽或者龙蛋也纷纷聚集,将偷偷设置在恐龙岛另一侧的偷猎者基地拆成了平地。
结局自然皆大欢喜。
还出现了格兰特夫妇在夕阳下的胜利之吻这种迈克尔·贝电影中的经典场景。
电影结束。
字幕升起,却没有终结。
最后的彩蛋出现,哈蒙德博士、兰特瑞议员、格兰特夫妇和三个孩子一起站在恐龙岛最高处,眺望着岛上各种恐龙安静生活的祥和画面,最终认为,恐龙是可以和人类和谐共处的,而且,为了避免更多的觊觎,将恐龙岛开放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