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词是灰背隼的意思,都是猛禽。
不过,全新的梅林引擎,与原时空中pe的那款梅林已经完全是两码事。
曾经pe的梅林引擎,通俗点说,设计方案其实是来自旗下的一款公开引擎架构,和芯片领域诸多厂商使用的公版架构概念类似,然后在pe团队的改进下,最终成为著名的梅林系列。
这一次的全新梅林引擎,技术基础则是来自前苏联著名的170火箭引擎。
曾经的初代梅林推力只有30多吨,170却是推力超过700吨的巨无霸,两者就是早期芯片和奔腾级86处理器的区别,即使是更能体现均衡性能的推重比,初代梅林45的数值也远低于。
说起来也有趣。
西蒙对此不多的专业记忆中,后来的梅林系列,倒是越来越像170,其间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
西蒙这次也算一步到位。
说起来,从去年初组建pe团队到现在,一年时间,围绕这家私人航天公司,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
西蒙夫妇在普雷亚维斯塔的pe总部下了直升机,过来迎接的一群人,可谓最能体现过去一年pe周边发生的一切。
这些人当中,除了pe的团队,还有的官员、洛克希德马丁的高层、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的代表等等。
事情还是要从西蒙私下从乌克兰拿到大批航天核能资料说起。
航天方面,既然pe决定采用170技术,虽说航天领域因为其特殊性,很难有什么专利可言,但能有一些名正言顺终究更好,西蒙干脆就把乌克兰当局拉进来。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方面虽然保留了全套的170引擎技术资料,但缺少俄罗斯产业链辅助的情况下,已经丧失了独力生产这套引擎的能力,再加上维斯特洛体系与乌克兰政府的紧密关系,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基辅方面欣然同意了相关合作。
不只是170,在维斯特洛体系的运作下,乌克兰方面几乎把可以转过来的家底都拿了出来。
这一切技术转让的条件,只是区区25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在pe之外双方共同成立的一家专门用于火箭引擎对外销售的壳公司20的股份,相当于乌克兰方面只能享有pe对外出售引擎时的20利润分成。
另外,pe生产引擎自用乃至今后发展的其他业务,乌克兰方面都无法再参与利润分成。
无论是pe的发展目标,还是利润大头,其实都是将来的自有业务,要知道,提供全套发射服务,和只出售引擎,利润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名正言顺地获取大批前苏联航天技术的同时,西蒙还再次接收了一大批相关领域专家。
全新的梅林1号能够在一年内诞生,这些前苏联专家功不可没。
不过,这次的梅林1号,最大的进步还不是在170基础上的改进,而是顺利启用了3打印技术,这又涉及到过去一年的复杂公关与技术整合。
西蒙去年收购了一家名叫打印公司,随后一年,开始专门针对火箭引擎的3打印进行技术攻关。
因为涉及到软件、材料等方方面面,只依靠3irle的团队当然不够。
软件方面,3irle与维斯特洛体系重仓持股的工业设计软件公司欧特克进行了合作。
材料方面,这也是3打印火箭引擎最大的难关之一,因为引擎材料的打印合金,需要研磨成低于500微米的均匀颗粒,还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西蒙亲自插手,调用查阅了美国几大国家级实验室的积累,这才顺利找到了相关的技术与团队。
否则的话,虽然也只是时间问题,但也肯定无法在一年内搞定。
最终,针对火箭引擎的3打印技术的攻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得采用传统铸造方式六个月才能完成的火箭引擎,制造周期缩短到了1个月。不仅如此,由于3打印之下,曾经需要数以百计零件拼接组合的引擎很多部分都得以一次成型,梅林1号引擎的稳定性也大幅提高。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成本。
根据pe团队的估算,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进入批量生产之后,相比传统引擎,3打印引擎的成本降幅将达到70以上。如果将来pe能够实现火箭回收重复使用,成本更是将会降到一个可怕的程度。
西蒙成立pe,虽然有着自己的野心,但从一开始,这家公司的发展目标就非常脚踏实地,pe必须实现商业化地自力更生,而不是虚妄地为了人类未来埋头苦干。
就像3打印,在这个年代的普通人看来,这一技术都有点近似科幻级别,但实际上,各方面都已经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只是因为各种埋头研发缺少实际运用,哪怕取得了科幻级别的技术进步,最终往往也会被埋入故纸堆。
人类科技爆发数十年,最让西蒙遗憾的就是这一点。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导致浪费大量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