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争执  大唐之我开创了商业帝国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试探吴天,以及吴天说的那一番慷慨激昂、让人发醒的话跟长孙无忌说了一遍。

长孙无忌听到激动处,忍不住拍手叫好:“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吴守义家族远离中原几百年,却始终不改其志,将民族大义、家国安危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种大仁大义的商人太少了!”

李世民微笑道:“而且他已经答应和我一人负担一半费用,拿货价格只是售价的一半,如此一来我可是为朝廷省下了七八成的军务开销了!这一趟朕可是没白跑啊!”

长孙无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地确认道:“陛下,吴天不知道您身份就答应半价供货?”

李世民就又把“智取”吴天,怂恿吴天共同为大唐将士捐赠物资的事说了一遍,长孙无忌佩服的五体投地。

“陛下智谋无双,让臣汗颜啊。”长孙无忌感慨道。

李世民心情好了很多,哈哈笑道:“那是我投其所好,他不是忧心家国社稷的好男儿吗,朕就成全他的名声,他付出些银子作为代价,不也很划算吗?你说呢,吴天和朕是不是双赢?”

长孙无忌哪里敢说不呢,可是李世民说着说着心情就低落下来。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登记的第一功臣,也是他最亲密的伙伴,立刻就察觉到了李世民心情的变化。

“陛下,今日解决了北边将士不少良品供应问题,还省了这么多钱,陛下为何还闷闷不乐呢?”

李世民苦笑道:“最近朕一直忙着和那些老顽固勾心斗角,满脑子都是北伐、雪耻,对因旱灾流离失所百姓关心不够,就是长安城内外这些百姓过得如何朕现在也是心里没底啊——”

想到乌兰今天那番话,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个李三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身轻功了得,每到晚上就潜入达官显贵家里偷窃,甚至绑票勒索,可是官府都这么久了愣是没抓到人。听闻燕子李三非常善于易容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能变化,从未有人见过他的真容甚至是男是女都不清楚,更不清楚来历。

燕子李三虽是梁上君子,但他经常偷了钱就去长安城南偷偷接济难民百姓,很是救了不少穷苦人的性命,在百姓心中有侠盗之名。官府大张旗鼓张榜抓人,却一无所获,不能不说不少底层百姓站在了李三那一边,一次次给李三通风报信助他逃脱天罗地网。

“在百姓心里,朕和官府竟然还不如一个毛贼!现在连外邦人也都这么看大唐了!”李世民心中不由觉得憋闷。

虽然乌兰是个外国人,但她的言行举止却显示出她的单纯善良、纯粹的就像是一张白纸,李世民相信她没有撒谎来刻意诋毁长安的一众官员。

那么说来,自己委以重任的皇城官员们,失职了!

长孙无忌这些日子也一直为李世民的北伐大业辛苦,带领功勋派人马和守旧、中立派做着艰苦卓绝的明争暗斗,提到城中难民的事他也有些不确定。

但他马上就想起大约十天前京兆尹胡唯忠在朝会上上的折子,就说道:“京兆府、御史台那边最近呈上来的条呈,说长安情况相对稳定,就是赈灾粮不够了,他们正在和大族商讨筹钱筹粮呢。”

李世民却冷笑道:“那群家伙什么德行朕能不知道?那胡唯忠本就是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碌之辈,要不是没腾出手早就把他撵滚蛋了!那群大族豪门几百年前就在长安作威作福了,大唐才几年?有多少人把朕和大唐放在眼里了?想让他们配合,简直与虎谋皮!”

李世民想起自己面对那些树大根深的百年大族,那种无处下手的深深无力感,觉得胸膛都快憋炸了,他忽地一拍桌案站起来沉声骂道:“御史台那边也是天天不务正业,整天盯着大员的风流韵事紧抓不放,对异象、传言听风就是雨!百姓到底是死是活他们有几个人关心?挨饿受冻的又不是他们!”

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李世民从哪里听来这些话,但却知道皇帝此刻很生气!

长孙无忌连忙劝慰:“陛下,这些人的确是失职。但事情也可能没有您想的那么严重,臣自请带人去长安城内外走访一番,替陛下查清实情!”

李世民欣慰地点点头:“你最近还得跟朕跟耀唐集团谈判嘛,早日把那批物资拿到手运到北方前线就是大功一件。这件事就交给魏征去办吧,反正最近他也闲得只能天天跟朕唱反调,不如给他找件事情做。”

想起魏征在朝堂内外一次次梗着脖子跟自己据理力争的蛮横模样,李世民嘴角露出幸灾乐祸的冷笑:“朕相信魏征能把这差事办好,就让那帮庸碌无为的蛀虫们头疼去吧!”

长孙无忌呼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不过这件事得暗地里进行,不然那些人怕是要提前粉饰太平,给魏征下圈套!朕就是要看看在朕眼皮子底下、在这皇城根上,那些人能做出什么荒唐事!”

长孙无忌道:“陛下英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