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很快就开始了,二人虽然都是国际象棋里的顶尖高手,但对于华夏象棋二人都不算陌生。
二人的象棋启蒙都是由华夏象棋开始的,他们虽说所处的时代不同,可他们都没碰上华夏象棋最巅峰也是最吸金的那几年。
他们的落子很慢,或许是因为受到国际象棋习惯影响,他们的行子路线都有些“随心所欲”。
杨铮默默看着他们的比赛,看着他们开局如出一辙的仙人指路,他也判断出这是一场十分艰难同样也是一局十分漫长的防守对局。
这也让杨铮回想起,其实他也玩过一段时间的国际象棋。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比他高一级的小学姐,这位小学姐是一名特殊的体育特长生。
她是国际象棋特长生,据说她的段位还不低,拿到过不少荣誉,再加上她学习不错,家庭优渥,是学校里小风云人物。
而她在她高三那年,拿到过一次全国赛事的亚军,被学校领导视为难得的荣誉,让她代表着高三优秀学生给杨铮这些学弟学妹们演讲。
杨铮虽然记不清她的名字,但他却能记住小学姐演讲的题目。
那题目便是《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优雅的棋类运动》,在那次演讲里,小学姐夸赞着国际象棋的复杂性趣味性,还夸赞着国际象棋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她未来一定要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国际象棋棋王。她演讲的激情四射,慷慨激昂,也因为她的那份演讲,学校还掀起了一股国际象棋的热潮。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小学姐为了提高国际象棋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在演讲里不止一次暗自贬低华夏象棋。
那时候的他们还是比较单纯的,演讲就纯听故事,并没有意识到她的小心思,还为她的演讲情绪激动,期待着她的未来。
至于这位小学姐的未来,据说她并没有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选择出国留学,至于国际象棋…她也没坚持下来,后面定居国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金融工作者。
而那段回忆,也随着她最后的消息…只是成为了一段只是过客的回忆。
此时的杨铮回忆着这件往事,也只是觉得唏嘘。
当初的谁对谁错放在现在来说,早已变得不再重要。
可也正如小学姐当年所说的那般,国际象棋的确要比华夏象棋更加复杂。
这里的复杂杨铮觉得更像是“自由”,为什么说是自由,因为不同于华夏象棋,国际象棋并没有楚河汉界这一说,也没有九宫格这种限制,他的棋子可以满棋盘乱跑。
不仅如此,当初杨铮刚学习国际象棋的时候,他一直都容易忽略棋子能斜着走的这一规则。这更导致当年他的国际象棋水平很是一般。
但自由并不算难度,硬要算点位和变化的话,华夏象棋的变化是要比国际象棋多上数倍,数十倍。
不过,刚经历完韩式象棋比赛的杨铮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华夏象棋的好坏有着偏执。
在他眼里,棋的难度,不再取决规则与上手难度,而是取决于对手。
刚回国参加比赛的国际象棋高手,凭借着岁数小的优势以及巅峰脑力,用时一个小时便拿下了第一盘对局的胜利。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成就感,下惯了国际象棋的他,对于华夏象棋有着不小的偏见。
在他的眼里,华夏象棋就像是一座牢笼,牢笼里有着方方块块的规矩,每枚棋子有着固定的行军路线。作为王的将帅就像是重刑犯,被双士囚禁在小小的九宫格里。
他的眼神里也充满着不屑与轻蔑,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他,觉得这些小小的棋子就像很多人的一生,出生在小小的地方,在这小小的地方无论多努力都无法超脱,只能按部就班的活着直到死去。
这样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是他讨厌的,他也不理解,自己在功成名就后,自己的父母不但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国外享受美好的生活,而是劝他回到国内,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他至今也觉得,国际象棋在华夏国内没有着任何的市场,虽然在去年华夏出了一个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也虽然国内发展越来越好,但他仍然不相信国内的国际象棋市场。
还是快点结束比赛吧,对面的周华自己也听说过他,是一个曾经很厉害的棋手,当初他成为亚洲棋王的时候,自己还未出生。
不过想起那时候的竞技环境,想必棋手技术都很粗糙。哪像现在经过人工智能的训练,现在学棋几年的年轻棋手都能与老一辈的棋手过上两手。
虽然听说周华在巅峰时期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一支教就是半辈子。
可象棋比赛又不是道德模范选拔,最后还是要靠着实力说话。
再说他也很难理解周华的选择,在这个全世界都向钱看齐的时代,他居然会为了道德上的满足,浪费自己最珍贵的时光。
第二盘棋开始,高手下的很轻松,他打算速战速决,他不想浪费时间,也不打算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