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一根老油条  抗战之不灭军魂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换成一把步枪,这样小的目标也没啥了不起,如果是个精准射手,静心屏气瞄准,大多数还是有两三枪击中的本事。

可这二位手里拿着的,可不是步枪,而是驳壳枪。可以连射的驳壳枪,近程火力是比步枪猛地多,但就是因为这个连射功能,却是比步枪的精度差得太远了。

驳壳枪,很显然的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它的正式名称叫“毛瑟军用手枪”。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

按理说,在还没有半自动步枪的年代,这种可连射可单发的大型手枪或者说小型冲锋枪应该很受欢迎才对,但事与愿违,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将这种手枪做为军用制式武器。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枪想连射的话,必须加装枪托用肩膀帮忙固定,否则枪口跳的太厉害,精准度?只能呵呵了。

带个大型手枪,还要带枪托,西方人,对此也只能呵呵。

但俗话说,西方不亮东方亮,“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却是大行其道,别说军阀混战抢地盘,江湖大佬抢占山头,就是未来的卫国战争中,各种正版的,山寨版的驳壳枪不计其数。

据战后统计,各种型号驳壳枪在中国的生产高达一百多万把,是中国人民拥有的既有力抗战武器。

但无论怎么说,拿驳壳枪去打50米外的一个馍馍,对于站在这里的精锐们来说,与其瞄准,还不如一梭子扫过去撞大运来得更美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