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2章 铁骨铮铮侯公子  我的大号是皇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是崇祯六年二月,乱世峥嵘,各地都是战事不断。

河北农民军肆虐,山东孔有德叛乱,鞑子攻击旅顺……

朝廷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复社又在搞什么大会,简直就是添乱。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单纯的聚会。他们是在造势。想要影响朝廷。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抨击朝廷谁谁谁做的不好,要换谁谁谁来做。他们推出来的人,都是他们复社的人。或者是亲近复社的。

这一招,以前的东林党屡试不爽。

偏偏是以前的崇祯皇帝就喜欢吃这一套。

只要你嘴炮厉害,擅长画大饼,崇祯皇帝就相信你了。

结果务实的官员都靠边站了。换上来的,都是一群忽悠党,说就天下无敌,做就瞬间拉稀。

袁崇焕是这样。

杨嗣昌也是这样。

这个复社,其实就是东林党的延续,都是一群空谈误国,不舍得放弃自身任何利益的家伙。

他们霸占着大量的良田却不肯缴税。

杨峥记得后世明学家有个观点,就是10%和90%的矛盾。

不到10%的人口,拥有全国90%以上的田地,不用缴税。

而其他90%的人口,只拥有不足10%的田地,却需要承担几乎所有的赋税。朝廷的全部财政支出,几乎都得依靠这10%的人口。可想而知有多么的沉重。大部分的人口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却必须承担赋税。他们怎么交?交不上来,只有造反。

造反的人越多,朝廷的赋税越不足,必须加收。越是加收,其他人的负担越重,最终逃难成为流民。辽饷、剿饷、练饷什么的,其实就是白白的给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送兵员。这边剿灭一万,那边又制造出一百万,根本是不可能平定的。

这就是崇祯朝的现状——10%和90%的问题。

显然,这是致命的恶性循环。必须做出彻底的改变。小修小补,于事无补。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给这90%的穷苦人松绑。免除他们的赋税。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他们自然就不会成为流民。

没有了流民,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就没有了大部分的兵源,暴乱自然会逐渐平息。

然而,国家毕竟是需要赋税收入才能正常运转的。赋税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养尊处优的10%富人里面开刀了。

皇亲国戚、各级官员、地主士绅、商家……都是很好的财源啊!

光是一个福王,就有几百万亩的土地,一年得征收多少的赋税?

必须是想办法将他们霸占的良田收回来。

必须是按照实际的田亩数量征税。任何田地都不能免除。

说白了,就是两条:

第一,改丁税为地税。摊丁入地。彻底取消人头税。

第二,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只要做到这两条,崇祯皇帝绝对不用在煤山上吊。

问题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哪怕是崇祯皇帝,想要推行,也是难度极大。

反对势力太强大了。

自上而下效果不好。

阳奉阴违的事情不要太多。即使是皇帝也管不过来。

必须有人从腹部给他们一刀,让他们直接瘫痪。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杨蛮子的身上了。

刚好,这个复社……

可能要血溅五步了。

杨峥来到正厅。

老爹杨延德正在和人说话。

看到杨延德的第一眼,杨峥的脑海里就浮现出雷老虎的形象。

莫不是雷老虎也穿越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啊。巴巴咧咧的。

简单粗暴,开口闭口就是以德服人……

难怪自己长的一点都不帅。

敢情都是老爹的基因不好。

又或者是……

系统创建小号的时候是故意的?

倒是和他说话的人非常俊秀,也非常的年轻,确实说得上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杨峥默默打量对方一眼。不认识。也懒得问候。

他现在的地主家的傻儿子,本来就没有礼貌的。

“这位便是令公子了?”俊秀青年嘴角微微露出一丝丝鄙视的笑容。

“正是。儿子,快过来行礼。这位是侯方域侯公子。”杨延德一脸谦恭,显然是对这位侯公子非常的巴结。

“不认识。”

“复社四公子之一。”

是吗?

杨峥翻了翻白眼。

这个家伙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复社的骨干?

小白脸,勾搭李香君那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