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时辰已到  儒雅随和镇国公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具体施行的还是刘义之,不过这一次在陆遥的意见下,练兵的细则大大简化。

严格的队列训练,直接采用了陆遥从前世军训学来的方法,什么向前看向后转等等口令都直接照搬。

刘义之本来也有一套类似的方法,但要繁杂许多,他也十分支持的换成了简单的口令。

在队列训练的基础上,让士兵们专心致志的演练长枪。

长枪的动作简化到只有三个,捅、拍以及顶。

捅和拍都是在与敌相接的时候,最直接有效的战斗方式。

而顶,则是利用地面把长枪斜竖起来形成枪林,用来对付冲阵的骑兵。

三个动作,将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要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士卒们形成肌肉记忆,在战场上好能够下意识的听从命令做出反应。

除此之外便是后勤,东山工坊加紧制造和修补甲胄,三百只羊每宰杀十头,供这八百多名正军吃肉。

还有各种装备、服装的采买,刘一刀的军医队的救护训练,以及给长枪队以及在练兵之时表现出彩的士卒介绍媳妇儿的媒婆们。

陆遥两步走,让刘义之以身作则带着士卒们高强度的训练,同时大把大把的撒银子保证士气。

等真的把训练的事情交给了刘义之之后,陆遥和沐子青发现他们也没太多事情可做。

两人东山和白马卫两头跑,尽可能保障后勤,陆遥还顺便去指导了一番东山建工在东山修路的工程,等出征归来,整个东山应该就能有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网了。

到时候陆遥还打算给东山正式命名为东山园区,不过到时候恐怕皇帝陛下又要插一脚,加个皇家二字。

在一番忙碌下,时间过得飞快。

点兵的日子到了。

陆遥给沐子青做了油泼面,两人热乎乎地吃完了早饭,再换好了官服,再次来到卫所的校场。

八百余白马卫锐卒已经集结完毕,在前排的是身穿银灿灿胸甲、头盔的先锋锐士,后面没能配备甲胄的弟兄们气势也不遑多让。

五个千户所的划分已经打乱,如今八百余人整齐地分成了四个二百饶方队,不动如山的等待着开拔的号令。

等沐子青和陆遥来到校场,刘义之朗声道:“郡主殿下、佥事大人,白马卫正军八百二十三人已经点卯集结完毕!”

“开拔!”沐子青朗声下令。

刘义之领命,转身安排白马卫的将士们出发。

虽然比起后世近现代化的军队,这队列的严整程度还不够,但能在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到令行禁止已经很不容易。

这些将士们都黑了,也都壮了,他们扛着长枪,井然有序的排成长长的队伍朝着京城南门外的点兵场地出发。

由于是御驾亲征,整个大军的后勤都由兵部负责,所以白马卫除了正军之外,只出动了一支三百余名民夫赶着百余辆驴车跟着运送一些随行的物资。

此次南征的大军分三批集合,第一批先锋由战功不俗的老将抚宁侯率领由两千骑兵和两万步卒组成的先锋,已经在更靠近南部边境的豫南地区集结,开始向南进发,准备和晋国公的部队会合。

还有一支由各地评定较好的地方驻军抽调而成的后军,共计五万余人,正在由兵部侍郎罗庆和东英伯拓跋越在京城和南境之间的重镇落马山集结,然后带着大量的辎重粮草朝南出发。

最重要的还是皇帝亲率的中军,这次号称有十万之众,事实上算上将会用上的民夫倒是真有这么多。

不过实际的战兵数量最多也不超过五万,其中从老京营十二卫、宦官监军的勇士营、一直担任皇家禁卫的神策营组成的就有两万余人,此外京畿附近的几个行省平时也驻扎了不少的卫所,其中也不乏可战之兵,拉出三万饶军队也不算难事。

在陆遥他们在白马卫紧罗密布练兵的一个月,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除了筹措粮草辎重外,便是从各地尽量的抽调兵力。

据兵部的统计,大周全国能够动员的总兵力在六十万左右,平时除了南北西三个方向的三十余万边军之外,大部分卫所的士兵都处于务农的状态,真正维持着一定程度的战斗力的,其实全国也就三四万人。

也就是临时拉出来的十万左右的军队,其实里头还有些军事素养的都不一定能有一半。

但周皇心意已决,且无论怎么算,有南境的十几万边军在,大周对南楚的兵力都是有着巨大优势的。

并且周皇亲征的目的并不单纯是驱逐南楚军,只要能够达成预期的一些目的即可。

整个中军并不是全部集结在点兵场,毕竟近十万人要安置起来并不容易。

除了京中的部队外,只有各地的精兵才在今日进入点兵场,而那些负责押运粮草辎重的数万民夫以及占了大部分的寻常部队已经在将领的带领下,朝着南方出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