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我是刘辩  扶汉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辩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过了穿越而来的第一天,除了守在嘉德殿里的宿卫,嘉德殿里也不会留有旁人。

好在刘辩是查阅通习过古汉礼的,不然,慌忙之中,刘辩今日必然要出乱子。

在亡故的君父前出乱子,那可是会引来天大的麻烦的,道德上的指责还不算,万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冠以不孝之名,那就差不多可以一杯鸩酒或者三尺白绫了。

汉家以孝治天下,这不仅是一句空谈,这也是国策,祖制。

若是有人高喊一句:长子不孝,何以能承大位?当另择贤子!

好嘛,刘辩这辈子就算是跟皇帝的宝座绝缘了。

刘辩在那些宿卫的口中,侧面得知了自己所处的年代:中平六年!

刘辩初次听闻这个年号时,还有些茫然,诸夏那么大,自己就算是度娘,也得有个反应时间啊,等刘辩反应过来时,只感觉自己的脑瓜子嗡嗡的。

然后,刘辩整个人都不好了。

东汉末年!

这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大乱世,刘辩自己表示,自己并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

刘辩的上一世本来就已经是生活无忧的富贵人,若非在自己家猝死了,刘辩也不会穿越。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鬼知道自己哪天就会死在他人的乱箭之中,还是死在自己人的叛乱之中?

刘辩可是知道,那董卓的五万大军,仍旧压在河东呢。

皇甫嵩立在扶风郡镇压着董卓前进的道路。

马腾,韩遂已经反了。

丁原拥兵自重。

公孙瓒据守辽东不出,有占领幽州的意图。

细数北方,除了袁绍还在宫里当差没成长为北方一大军阀以外,大多数的军阀其实都已经成型了。

这么一想,刘辩的心更凉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这句话终于提前了四十年,来到了这个时代。

中平六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战争,天灾不断,作为汉天子的刘宏骤然驾崩。

何氏乱权,董卓奉太后懿旨入京师杀何进,而后挟天子而自居,又以臣子之身废立天子,其人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同年,又有曹操刺董失败,于陈留起兵。

外面还有鲜卑的骚扰,羌族的造反,交趾的不宁,朝鲜四郡的动乱。

别说汉灵帝了,就是秦皇孝武在世,在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之下,又碰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乖乖认怂,苟住,然后猥琐发育。

到了这个时候了,刘辩自然也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了,汉皇帝刘宏的长子,被刘宏评为轻佻无威仪的那位,东汉少帝,刘辩!

一首绝命诗,传颂了不知多少年,被后世第一语(喷)言(子)家,鲁迅大佬评价为汉宫之楚声。

刘辩想到自己的身份,更悲伤了……

TNND,诸夏大时代五千年历史,穿哪不好非得穿这个年代?

汉家十三州大地,幅员辽阔,人口达五千万之多,穿谁不好,非得穿这位?

这位坐了几年的皇位?

五个月而已。

里面有执掌军权的蹇硕盯着,外面有董卓大军盯着,这还玩个屁啊!

“不行,必须要赶在登基时翻盘才行!”

自何进离开朱雀门,前往军营开始,蹇硕的谋算就失败了,这也就意味着,刘辩即皇帝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但是,这种傀儡皇帝却不是刘辩想要的,刘辩想要的,是大权在握,乾坤独断!

揽全国之伟力于一身,来救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王朝。

毕竟,汉与唐,也曾是刘辩的青葱幻想!

饮马北海,封狼居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

大好男儿自当策马天下,一人一剑横行于世。

后来,随着刘辩发现,自己的家庭条件养不起马,策马天下这事也就随之不了了之了。

年龄越大,越能感受到当年的幼稚。

俯身于工作之间的刘辩,最终抛弃了自己那些幼稚的梦想。

如今,虽然与刘辩曾经幻想的情况有些较大的误差,但总归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

刘辩一身素白衣,戴着素白的孝布,低着头,跟着一位宦官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含德殿。

取‘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的深意,也象征着刘宏对刘辩的深意。

皇子辩,轻佻无威仪,不足以承大位,故置含德殿,养性德。

刘宏一边把刘辩扔在含德殿养德行,一边又把刘协放在董太后宫里亲自抚养,又有蹇硕为其保驾护航,不得不说,刘协握着一手最好的牌,可惜了……

君父何其刻薄啊。

刘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