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王允请罪  扶汉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邈派来的使者恭敬道:“当今国家舍本逆施,有失人望,非汉室之所命主,吾等愿附明公骥尾,重定社稷。”

“哈哈哈哈!能有诸君并力,何愁不能定鼎天命,重复大汉社稷?”

同样的情形,远不只是在雒阳尚冠里一处而已。

没办法,这一次刘辩为了不久以后加冠的事宜,杀的人太多了。

并州王氏,郭氏如何,他们不关心,也不在乎,但是,雒阳的许多士子都多多少少与他们有些关系,如今,被刘辩抓的抓,打的打,雒阳里愣是没一个人敢再闹什么幺蛾子了!

皇帝独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依着当今这位的行事风格,如果即位以后,必然又是一个孝武,这让他们怎么能忍得了?

……

并州王氏前来请罪的人也算是名人了。

来人正是王允。

刘辩真正的军队还没发出动作呢,这王氏的动作倒是挺快,直接来到了雒阳南宫朱雀门前跪着,他们没有宫籍,不能直接入宫。

刘辩听到消息,轻笑了一声,想了想,还是让王昭将王允宣了进来。

毕竟王允与其他人不同,刘辩对待这位也不敢大意。

当年,王氏家族是并州有名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

养望这种事情的开端,就有这些人的一份子。

作为王氏当家人的王允自小就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王氏长辈们的喜爱和赏识。

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就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大汉天下。

为了实现心中的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

王允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成为王氏膏粱子弟的一员,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阅读经传,求学交友。

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这使得王允成为当时的贤良。

而在王允习文章、阅经典的同时,他还学习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王允的偶像正是前汉的大汉双璧:卫青,霍去病。

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到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与别的士人不同的是,王允不仅与当时的党人交好,更与下层人民有着深切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治理郡县的经验。

中平元年,王允被朝廷三公征为侍御史不久,大汉各地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

为了迅速镇压起义,朝廷特别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征辟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王允初次领兵为帅便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击溃了豫州一带的黄巾贼。

其后,王允便与皇甫嵩,朱儁共同受降黄巾贼,直到被张让收拾下去。

这其中还闹出了一点风波,当时时任太尉的袁隗,司徒杨赐,还有大将军何进三人竟然齐齐上奏章,为王允求情!

当然,即便先帝对王允多有忌惮,但是在先帝驾崩的时候,王允不顾朝廷局势的诡谲,急忙从地方赶回雒阳吊丧。

王允一到了雒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了自己的意图。

王允因为感激何进对他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了何进的请求,并担任从事从郎一职。

直到后来情况发生急变,刘辩横空拿下皇位,王允只能再次离开雒阳,辗转于陈留等地。

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允才能及时地在刘辩的军队还没有真正移动的时候,就赶到了雒阳请罪。

……

嘉德殿

刘辩单手托住下巴,只是自顾自的批阅着重要的奏章。

当然,刘辩的余光也在看着王允。

这是个老人了。

他已经五十二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

在这时候,五十岁已经算是年龄极高的老人了。

王允跪在地上,头埋在地上,高声道:“罪民王允,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没应,也没让王允起身,等到王允跪得脸色苍白,头晕腿麻的时候,刘辩才抬头看向王允。

刘辩淡声道:“王允?”

王允身子一颤,道:“罪民王允,恭问陛下安!!”

“呵!”

刘辩冷笑一声。

随即,刘辩陡然怒声道:“朕安不安不是还得看尔等的心情?!”

王允的脑袋一叩,重重地落在地板上!

“罪民万死!”

“万死?尔等都敢刺驾了,还需万死吗?!”

“罪民万死!”

王允在来雒阳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