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稳定发展  我在三国刷副本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招人的计划,很快就实施了。

杨小宝让杨一弄了一个远洋贸易公司,先销售象牙回内地。

这只是一个副本空间,因此,杨小宝不会考虑什么保护生态,环境,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整翻乾隆,弄死和珅。

象牙无疑是达官贵人喜欢的东西,其实这玩意儿又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只是奢侈品而已。

婆罗洲岛上的象群开始遭了殃,被人类大量的捕杀。

象牙被加工成各种工艺品,什么象牙酒杯,象牙梳子,象牙筷子什么的,等量起来之后,然后就通过轮船,开始销往内地。

至于销售走的路子,当然还是和珅这边。

这给和珅那么多好处,杨小宝当然希望继续把资源利用起来。

有和珅的路子,这些工艺品,再次大量的销往京城,赚取大把大把的银子。

而听到来人说是杨小宝这个冒牌刘墉派来的,送的货物,又是如此的精美,和珅当然一点都没有拒绝,这家伙,又抽了三成利润。

贪!太贪了!

不过,这样也好,他要是不贪,杨小宝怎么可能短短几年,就积累起这么多财富呢?

第一批象牙制品很快销售一空,获得了六百万两白银的净收入。

返程的时候,商队当然不会空船回去。

从内地采购了大批的丝绸制品,茶叶等,等回到婆罗洲,又销售给西方国家。

这种贸易,两边都能赚钱,而且,利润也都很高。

表面上看,进出口比较平衡,但是实际上,兰芳国这边却是赚得不少,象牙的成本就只有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但是卖价高,这点成本,算什么呢?

哪怕是扣掉给和珅的三成利润,依然是赚的非常之多。

而丝绸、茶叶等,虽然在国外卖得价钱高,但是在国内收购,还是挺便宜的。

转过来卖给西方人,这利润空间,依然非常的可观。

事实也是如此,丝绸茶叶瓷器等运到英雄码头,就被西方商人抢购一空。

杨小宝建立的兰芳国,当然不会排外了,现在是航海时代,海上贸易非常的频繁,这是赚钱的好机会啊。

当然了,他给西方人方便,西方人虽然很贪婪,但是还是不会明目张胆,抢夺兰芳的财富的。

毕竟,这段时间,杨小宝训练出来的军队数量,也是不少,将近10万人了!

这支军队,清一色配备了火器,战斗力极其的强悍。

因此,现在西方人在兰芳国基本上是正常经商,英国、荷兰、西班牙人这三个海上强国,还跟兰芳国签订了外交关系,算是合作伙伴了。

杨小宝要想干趴下大清,而且是快速的干趴下,那么,跟这几个国家的关系,还是得搞好。

到时候出征的时候,才没有人捅自己的腚眼,可以放心的打仗。

很快,第二批象牙、各种腌肉又上路了。

卖光之后,依然带回来丝绸、茶叶和瓷器,再卖给西方人。

而这次,杨小宝还特意要求,西方商人,必须用武器来交换。

10万军队,恐怕不够占领内地的,还是得多装备一些。

西方商人当然也是逐利的,他们也从各自的国内,倒了一批武器装备过来,换走了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些畅销品。

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他们倒卖武器,肯定是可以赚钱的,而带回去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还能挣钱,这个时代的贸易,真是很红火啊,难怪这么多人喜欢海上贸易,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开启各条航线。

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产能。

这里面就包括了大清的工业的发展,大清的工业,说起来其实是手工业。

丝绸、茶叶和瓷器被兰芳国的商队大量的采购带走,当然会刺激他们的生产。

西方国家武器生产行业则开始蓬勃发展。

而兰芳国,则收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开始装备更多的军队。

军队训练出来之后,就准备着,没事儿去周边岛屿练练手,当然了,以他们的武器装备,周边岛屿那些土著,当然不是对手了。

只不过,眼下兰芳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不足以占领更多的地盘,出兵大多都是纯粹的练兵而已,大不了抢些东西回来就是了。

当然了,招人的计划,在悄悄的执行着。

“走走走,去南洋,那里好挣钱,还分土地!”

“这日子没法过了,去南洋吧,听说那儿的钱好挣得多,讨老婆也容易。”

“与其在大清被剥削,被压迫,不如去南洋闯一闯!”

.........

类似的言论,在大清很多地方蔓延开来。

沿海地区,一个村一个村的人跑掉,村子直接空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