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灵机一动才想以身替母赎罪,恳请皇上看在她孝心的份上饶恕韩家。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缇萦的父亲获罪,被判肉刑(断手足),缇萦上书汉文帝,愿为官婢,以身替父赎罪。汉文帝感念其孝心,遂废除了肉刑法。
非花抱着一线希以死恳求皇上,是基于父亲和韩家并未参与调换军服一案,是否株连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但谢吟月和谢家却不同,谢吟月犯的事不可能饶恕;谢家卖布给睿明郡王,也难脱干系。这种情形下,她连韩家能否求下来都不能保证,如何敢帮母亲和舅舅求情?那样不但不能求下来,连韩家也要搭进去。
所幸顺昌帝还算英明,也知韩家冤枉,再者自古以来伦常大道都为上位者所器重,非花的行为才侥幸打动了皇帝;还有就是韩希夷早在这案子爆发时就休了谢吟月,那时被诬陷的可是方家和郭清哑,足以表明他的立场;加上郭织女说情,韩家才逃脱大难。
子不嫌母丑,不管母亲对错,韩非花都不想看着母亲死,然面对母亲的凄惨,她不敢抬眼,怕自己扛不住再求人!
谢吟月被判斩刑,清哑并没有预期的欣喜若狂。
进京之前和谢吟月对阵时,她恨不得立刻弄清真相,然后让官府将谢吟月打入死牢,再在菜市口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她砍头。
现在谢吟月真要死了,她却没了胜利的喜悦,甚至面对韩家父女三人的凄惨形状,心里很别扭。韩希夷还好,神情淡然,仿佛脱离红尘成了真正的谪仙;韩非花和韩非雾那模样,明明未发一声,却浑身都散发着哀求的讯息,这无声的哀求比有声的哀求更让人不忍。
清哑可不想为谢吟月求情。
所以,她不想再待下去。
她还想把儿子和方初都带走。
她见顺昌帝宣布后准备离开,忙说“我头晕”,方初和方无适一齐转脸看她,都一脸的紧张,问“怎么了母亲?”“怎么了清哑?”
清哑虚弱道:“大概累了。”
********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迟了,好容易写好了,还进入不了后台。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登录上了!还有人等咩?有没有留月票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