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从袖中取了一些散碎银子,令账房称了四钱出来付了账,便走出饭馆。
从刚才店小二和账房的表现来看,这件事果然是隐秘异常。
“看来,城中恐怕是问不出什么了。”
不过刚才店小二的话中,无意流露出地陷之事应当就发生在金陵城外雨花台。
想到这里,张玄大踏步向熙熙攘攘的城门方向走去,转眼就消失在一片人流中。
不多时,张玄已经走出偌大的金陵城,来到一处山麓附近。
向前望去,周遭一片郁郁葱葱,草木随处可见,鸟鸣之声随处可闻。
前方的山麓由两个紧紧相依的山岗组成,顶部呈平台状,显得极为奇特。
“这应当就是雨花台了。”
张玄见周遭无人,右手捻起法诀,移形缩地,转眼便消失在一片山林中。
山林之中,虫鸣之声不绝于耳。
转瞬之间,一座废弃的建筑出现在张玄面前。
面前的建筑已经是一片断壁残垣,大火烧灼的痕迹还历历在目。
但是看着残存的地基,此前的建筑规模显然极大。
“这里原来是做什么的?”
张玄好奇,慢慢走了进去。
周遭,碎石断瓦随处可见。
看了一圈,张玄心中有了思量,
“这原来应当是一座佛寺。”
这么想着,张玄眼中精光一闪,
“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高座寺?”
张玄又环身向四处望去。
这么大规模的佛寺,又在雨花台顶,是高座寺无疑了!
据记载,东晋初年,龟兹国沙门帛尸梨密多罗来建康,丞相王导拜其为师,亲自为他驾牛车,称“高座”法师。此后,又为他建立寺庙,名为高座寺。
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高僧云光法师常在此地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有僧侣五百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盛况空前。
相传此事感动佛陀,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
此后,南朝时盛极的高座寺于大明洪武初年被废,后建筑也多毁于大火。
“这雨花台果真如传说一般?竟是佛陀只手落花所化?”
张玄心下好奇,伸出右手,一团细细的白气从指间飞散而出。
白气细若游丝,转而却如同一张大网迅速向整座雨花台罩去。
待那张白气巨网将整座雨花台罩入其中,张玄眼中荧荧之火随即亮起。
手掐法诀,微微一动。一道细微的闪亮从张玄指间发出,随即沿着巨网迅速向前蔓延。
忽的一下,漫山的雨花石被瞬间点亮。
看着眼前的景象,张玄微微张了张嘴。
只见在巨网之下,广阔的雨花台上,五彩斑斓的颜色从各处暗自闪动开来,如同漫天星斗。
更奇妙的是,色彩之上,隐隐有佛法宝印暗自旋转,但只停留一瞬,随即又消失不见。
“难不成这雨花台的形成还当真与佛门有关?”
张玄咋了咋舌。
不过,从刚才的佛法宝印看,遍布的雨花石上沾染的佛气,不知什么原因早已暗淡许久。
这令人有些疑惑。按照神鬼录记载,佛气不同于寻常,一般不会随意暗淡。
除非散发佛气的法身出现什么异样。
“佛气追随法身,法身若是不动,佛气应当永存。
难不成,这诸天佛陀也遭遇了什么变故?”
望着雨花台上暗淡的佛气,张玄脑中顿时回忆起当日修炼御风之术时,在天空中看到的那半截断裂的天柱。
天柱倾颓、佛气暗淡,看来,这个世界的神界似乎真的发生过什么不同寻常的大事。
正在思虑间,不远处的山林旁,一个身穿身穿粗布衣服的农人走了出来。
肩头还扛着一只耙子,正伸手往额头上抹着汗,似是刚刚在周遭的农田里干完农活。
见这农人走出,张玄连忙走了上去。
农人深居乡村,那些官府的告示不一定会传达过来,或许能从这农人的口中打听出些什么。
移形缩地,张玄两步跨到农人身旁,微微拱手,笑道,
“这位老丈,有礼了。”
刚才眼前四周还空空荡荡,突然凭空闪出一个人,农人被吓了一跳,险些把肩头的耙子甩出去,
“哎呀!”
待看清眼前的人,见张玄身着一身修道袍,面容斯文儒雅,正一脸微笑的看着他,农人一下回过神来,
连忙行礼,
“小道长有礼了。”
“老丈可在附近居住?”
农人听了张玄问话笑了笑,
“实不相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