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势  唐君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纲老怀大慰的同时,又十分恼火,这臭小子明知道自己的心思,却偏偏不主动开口,拜入自己门下,是什么丢脸的事吗?

周邵收起不器剑,用布包好,笑嘻嘻的道:“李师,如今太子大封群臣,朝堂上衮衮诸公忙的要死,您老人家怎么这么闲?

按说太子连魏征这种人都能容下,不会在意您跟隐太子的关系吧?”

太子李世民,以秦府旧部为将相,以秦府部将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以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肖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封德彝为右仆射。

一时间朝堂上风云际会,猪羊变色。

老一辈的裴矩、宇文士及等人皆退避三舍,不愿与太子一脉的人冲突。

朝堂上新旧交替,顺利的超乎想象。

而李纲,如今以教书匠自居,老头对朝堂上的事情,早就没了兴趣,能寻觅良才而育之,才是老头的爱好。

良才在侧,可惜不识趣。

李纲哼哼唧唧道:“老夫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眼花耳鸣,还上去干啥?平白惹人不快。”

周邵嘿嘿一笑,大佬就是大佬,别看太子一脉如火如荼,但是现阶段真是硬碰硬起来,未必就能干过那些老家伙。

老家伙们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无数风浪的人物,裴矩这老头更是历经四朝,堪称不倒翁,七老八十的人了,还能上琼羽阁寻欢作乐,活的不要太快活。

“无咎啊。”李纲唤了一声。

周邵连忙俯首帖耳,“您说。”

“其实没什么大事,老夫就是想问问,你对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天下大势?”周邵笑道:“您老人家也太看得起学生了,学生一介草民,连长安都没出过,哪有资格谈论什么天下大势?”

李纲不悦道:“让你说你就说,藏着掖着干什么?此处就我们三个,还怕别人听了去不成?”

周邵苦笑,想了想,便开口道:“要我说啊,如今的大唐,算的上危机四伏。”

“仔细说说。”

“先说突厥吧,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尽是雄才大略之主,其能不逊于当世任何豪雄,虽然眼界不够开阔,但是进取中原之心却昭然若揭,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图谋中原,学生估计,这一天不会太远。

太子尚未登基,玄武门之变尚未传出,一旦这些事情传出,突厥就会倾尽全力,进攻大唐。

还有便是新罗、百济、高丽,这三个蕞尔小国,最是欺善怕恶,前朝之时,隋炀帝就曾想一战而平高丽,可惜三次征战,耗尽了民力,这才有了后面的乱世。

还有就是南边,细奴逻也不是什么善茬,一直在试图侵入我中原之地。

可以说大唐四面皆敌,一个不慎,就是个举世伐唐的局面。”

李纲愕然,旋即笑道:“你似乎忘了一个人。”

“谁?”

“冯盎。”

周邵笑了,说道:“李师,冯盎虽然自立,却一直拒敌于国门之外,堪称中原屏障,此人少有武略,勤于簿领,诘擿奸状,甚得其情。

我大唐安稳下来之后,学生猜测,冯盎必然投效,不会有什么反叛之心。”

“咦?你这么看好冯盎?”李纲惊讶的看着周邵。

周邵嘿嘿一笑,谁让咱是文科生呢,历史这东西,还是略懂的。

“李师,如今大唐不过占据了中原腹地,尚有各地割据的反王尚未肃清,这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这些人,都成不了气候,对我大唐威胁最大的,依旧是突厥。”

李纲抚须而笑,深以为然。

“你小子若是有朝一日能上阵杀敌,想来也是一员儒将。”

周邵谦虚了一二,想了想,便道:“李师,如今是七月份,突厥之地距我大唐千里之遥,一月的功夫,足以让消息传过去。

突厥是游牧民族,聚拢士卒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最慢也不过需要月余而已。

待突厥大军集结,只怕我大唐就会迎来一场大战。”

李纲笑道:“这事朝堂之上早就有了方略,你小子说的半点没错,如今柴绍在秦州,尉迟恭带领大军在泾州,程咬金、秦琼、李孝恭等大将,更是遍布边境,突厥大军纵然长了翅膀,还能飞过来不成?”

对于大唐的战力,李纲有种莫名的自信。

周邵苦笑不已,这年头的大战,要想胜利,就要不走寻常路,而其中佼佼者,便是李靖与颉利可汗。

“李师,若是突厥佯攻边关,却率精兵攻取泾州,借道进攻武功,纵然尉迟恭勇冠三军,还能阻挡数十万大军不成?要知道,我大唐的主要兵力,如今都在四处平叛,或者布防边关,长安城兵力空虚,并不是好事情。”

“可以这样吗?”李纲皱了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