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试试就逝世  唐君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贞观元年三月初三,上巳节。

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帝于祖庙祭轩辕,

轩辕者,人文始祖也,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

帝祷曰:愿开科举以取士,教化天下。

有大臣号曰:应祭孔圣,以扬教化。

帝贬之。

是日,圣旨出长安,天下寒门奔走相告。

“孔师,陛下太不像话了,自开科举以来,一向都是祭祀孔圣人,如今陛下竟然祭祀黄帝而开科举,置孔圣人于何地。”

说话的是礼部卢云,言语间尽是愠怒之色,范阳卢氏的人。

孔颖达一张老脸漆黑,他是孔家推出来的代言人,是世家门阀的领袖人物,遇到这种事情,他也很愤怒。

但是他孙子刚刚犯了大错,被赶回了山东,这时候再出头,那是硬刚皇帝,刚的过吗?

尤其是自己面前这些狗东西,一个个义愤填膺,陛下祭祀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苟起来不说话,特么都完事了,事情几乎都成定局了,一个个开始狂吠了。

老夫真特么太难了。

孔颖达黑着一张脸不说话,王珪皱眉道:“事已至此,就算吾等据理力争,只怕也没有什么用。

陛下乃是不世雄主,岂是一两句话就能动摇的?王奇殷鉴不远啊。”

王珪不愿意搅和进这些破事里,但是他是王氏族人,逃不掉的。

那个王奇,就是王氏抛出来的一块砖,用来引玉的,可惜没引到玉,直接把自己折进去了,这会已经前往岭南吃虫子去了。

“轩辕黄帝乃是人文始祖,祭祀黄帝以开科举,咱们的陛下,图谋不小啊!”

一个幽幽的声音传来,众人看去,说话的是李大亮,陇西李氏的人。

陇西李氏一向走的是文武兼备的路子,而且武将居多,李大亮名声不显,但是却是陇西李氏在长安的代言人,说出来的话,自然有分量。

孔颖达有些腻歪,不由闷声道:“若是药师愿意与老夫联手,倒是可以劝谏一二,可惜啊!”

李靖李药师,大唐军神,兵部尚书,那也是陇西李氏的人。

可惜李靖似乎从来不过问这些事情,自从渭水之盟后,更是闭门不出,除了上朝处理公务,基本上跟所有的老朋友都划清了界限,几个儿子都老老实实的在家宅着,堪称一家宅男,跟他们就尿不一壶里去。

李大亮无奈道:“我那族兄一向不问族事,除非陇西李氏要灭族了,估计他能抬眼看一眼。”

孔颖达看了看王珪,这老倌又开始神游了,闭着眼睛在那里不知道到底睡着了没有。

“朝中官员,多是世家之人,明日老夫就试试,尽量多联络一些人,一起进谏吧。”

“只能如此了。”

满屋子十几个人,人头簇簇,一个个摇头晃脑,唉声叹气。

其实孔颖达也明白,这些人未必就敢出头,明天的事情,还是自己一肩挑起,成与不成,那就看天意了。

天意是什么?自然是老天爷的意思。

老天爷的意思嘛,作为老天爷的儿子,天子自然也通晓一二。

李世民大度的原谅了瘦弱不堪的孔颖达,只说了一句话:孔师为国殚精竭虑,朕见孔师如此,心有不忍,您老就修养几天吧。

孔颖达一脚重一脚轻的走出了含元殿,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

最后还是王珪看不过去,上去扶住了他。

看着从身边鱼贯而出的群众,孔颖达凉笑道:“真厉害!”

王珪苦笑道:“你被人算计了。”

孔颖达收敛了一下心神,摇头道:“算不上吧,这样也好,以后老夫就可以专心学问,没有了案牍之劳。”

“只怕不容易,科举之后,陛下肯定会起复你的。”王珪唉声叹气道:“摊上这么一个陛下,咱们就苦捱日子吧。”

孔颖达话头一转,忽然问道:“文纪兄最近在干什么?好久没有看到他了。”

王珪一愣,旋即笑道:“文纪兄在弘文馆教书,又有个好弟子,四时孝敬不断,日子过的舒心,听说最近在注释《大学。”

孔颖达唏嘘不已,“文纪兄是个有福的啊,那周斐我也知道,少年才子,更有一身经商的本事,如今周家在长安,那也是少有的富庶人家,比之多少世家,也不遑多让。”

王珪摇头道:“终归是小道罢了。”

孔颖达笑道:“叔玠也看不起商贾?听闻最近商贾之中流传一本书,唤作《金融初识,被奉为圭臬,不少商贾按书中所载进行实验,赚了不少钱,老夫还想弄一本看看呢。”

王珪不屑道:“商贾,贱业尔!”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