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兴衰轮回  唐君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只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剪除世家的屠刀还没有出鞘,就被人家一套组合拳打的支离破碎。

以一人之力抗衡盘根错节的世家,李世民也只有折戟沉沙。

更何况他的后宫之中也并不安稳,长孙氏是长孙家的,未必不会划水,杨氏是隋炀帝的闺女,也是弘农杨氏出身,因为身世的原因,她顶多两不相帮。

至于其他的妃子,更不用了,那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

谁给他挑选的?自然是把持了大唐中高层力量的世家门阀。

所以李世民输的不怨。

若是周邵坐在他那个位置上,周邵自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周邵毕竟不是李世民,而且跟某些世家的仇怨属于无解。

一时的和解,并不能让周邵放心,只有连根拔起,才符合他如今的利益。

周邵早早准备了一整套方案,没想到他们竟然率先出手了。

这样也好,有目的的针对,总比无目的的乱拳好。

“大灾啊,有点棘手。”周邵皱眉道:“大灾必定伴随大疫,一个不慎,流毒无穷,必须在最初的时候,就把灾难扼杀在源头。”

颜勤礼苦笑道:“实话,我们颜家也是世家,不过我们一直专心学问,或者修史或者写写起居注,对于这种争斗,实在是无能为力,也不想掺合。”

“了解。”周邵点头道:“叔父今日跟侄这些,侄已经很感激了。”

颜勤礼连连摆手道:“那倒不必,先祖有训,后辈子孙却是不能看着百姓受苦。”

客套一番,颜勤礼就借口走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某些人通过他,想要达到这个目的。

至于是谁,周邵不用想都知道,这是李世民又给自己出难题了。

除了李世民,不会有人如此迫切的希望破局。

现在周邵不知道的是,这个局,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或者满朝文武,又有多少没有参与的。

朝堂上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沾亲带故,哪一个又不是世家门阀?哪一个又不想成为世家门阀?

就算是周邵,都有心把老周家打造成一个屹立不倒的世家,更何况衮衮诸公?

旧的势力需要打破,新的势力急着冒头。

那么一段时间以后,新的势力就会成为旧的势力,依旧会有人想着取而代之。

兴衰轮回,这是一个逃不出去的门槛。

古之皆然。

“无咎,我这就回去了。”

听到颜如玉的声音,周邵才愕然的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家里,颜如玉明显有些不开心,见色已晚,要回家了。

周邵有些愧疚,一直没有好好陪人家,这次好不容易抽出来时间逛逛街,又被李世民一招破棋败坏了兴致。

“要不要我送送你?”

“不用,你若是回龙首原,我陪你去就是,咱们来日方长。”

豪迈的颜如玉,自然不会流露出女儿情感,依旧豪迈的一塌糊涂。

目送颜如玉回去,周邵若有所思,把自己关在了书房内,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挥毫下笔,一行行墨迹留在了纸上。

忙碌了一的周斐,疲惫的回到家中,见到书房灯火通明,就知道大兄在忙,凑过去轻声打开房门,见周邵在奋笔疾书,也不话,吩咐外面的望月去倒点白水。

周邵只喝白水,这事在长安算是一件奇闻了,望月自然知道。

周斐看了两眼,不由精神一振,疲惫之意尽除,看向周邵的眼神变得崇拜无比。

论世家之害。

通篇都是白话文,通俗易通,周斐自然明白无疑。

华夏地域辽阔,通讯又不发达。所以在选拔官员上就得颇费功夫。每个地方官员都可以在自己管辖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朝廷对于官员的考察都集中在民生、巡视、税收等方面,换句话,只要完成朝廷给自己布置的作业,剩下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地方。那么官员是如何选拔的呢?秦汉之前有世袭这么一,就是父亲是什么官员,子女也是什么官员,是正经的官二代。到了汉朝就变成了举孝廉,这个是你想要做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名声,所以我们到今还能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

。。。。。。

时光变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堂施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个取官员的制度造成了什么局面呢?就是上层无寒士。官员分为九个品级,在上面的几个品级中根本看不到寒门子弟。这也明帘时的朝堂被门阀世家所把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科举制出现了苗头。但是在世家门阀的把控下,虽然有了科举的苗头,但是文化、书籍都把控在世家门阀的手里。想要从寒门之中脱颖而出还是要依靠于门阀世家之下,这样才能得到教育资源。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家数量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