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四章 收租子啦  唐君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邵要跑吗?跑个毛线啊!

他才十六岁啊!人生才刚刚开始啊!往哪跑?

海贼王固然爽,但是风吹日晒的他可受不了。

造海船的目的很明确,大唐的市场你们分就是咯,咱开拓海外。

财富来自大海!这个道理你们懂吗?

周邵自己知道,就算是把这一批千年世家干掉,时间久了,还会有世家诞生。

别的不,单单是老周家,将来也是世家。

这事避免不聊。

他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在的时候,可以用手段稳住这些,让大唐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有句话的好,制定规矩的人,从来都是率先打破规矩的那个。

周邵努力让自己不做这样的人,但是他却知道,最有资格掀桌子的人这会正在磨刀。

自己又如何限制宫里的那条暴龙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

尤其是当周邵知道,那条暴龙在打自己注意的时候。

他就打定主意,长安这个地方,能去就不去了。

至于工部侍郎的官职,呵呵!光工部尚书就特么三四位,侍郎也有七八位,他就是个凑数的添头,去不去的不打紧。

这年头连阎立德都不咋去工部了,阎立本都没事泡在学宫了,还去做什么?

老周家的老宅,早就重建了,一片绵延的山庄,占地足有百亩,当然,并不都是房子,各种设施都不缺,就连游泳池都挖了两个,里面贴上青石,夏日的时候游泳最是有趣。

老宅这边,一直都是老张看家的,老张也就是原本的张屠户,这家伙五大三粗,用来镇宅实在是屈才了。

尤其是他没事腰间别一把杀猪刀,虎视眈眈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颇有风范。

如今老周家的封地上,已经算得上丰衣足食了。

家里都不缺粮食,碗里也有肉,孩子也能在侯爷开的痒序里就读。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所以大家的生活都很慢,慢的令人发指,除了种地收庄稼忙活生意,其他的时候宁愿蹲在墙角发霉都不愿意动弹。

周邵与自己属地的百姓接触的少,本身也不喜欢出去,所以大家对他还有几分畏惧。

如今侯爷从长安回来,打算常住,据还要在老宅成亲。

这就让龙首原上的百姓们兴奋不已。

这可是大事,万万不能出岔子。

于是就有老农凑上来出主意。

挑的时间也很寸,在周邵第一次收租子的事情。

前两年这事都是老娘周秦氏干的,后来有了周思思,这事老娘舅不太愿意干了,都是十三叔周物语做。

如今真正的当家人回来了,自然要周邵亲自动手。

这是大唐惯例。

周邵对于收租子这种封建社会特色很感兴趣,也就没拒绝。

一个凉棚,一张桌子,大管家冯青,二管家老张陪伴左右,就跟左右护法似的。

武德二年二月规定,均田的农民要向国家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具体是:丁男每人应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租“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如不服徭役,每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庸。

初唐的租庸调比隋朝的租庸调要低。根据对产值负担率的估算结果表明,唐前期租庸调制下纳税饶整体税负较轻。同时,当时尚未设置工商税,但由于定额税制本身的不公平性及行业税率差的存在,众多农业人口流入非农领域,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但是,由于当时税负水平毕竟很低,加上长期没有工商税,不少农户可以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工商业以平衡其较重的农业赋税支出。因此,唐前期租庸调制对于恢复、发展和巩固农经济还是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既然是周邵的食邑,这些东西都要上交给老周家。

周邵从来没在乎过这么点粮食布匹,但是看老爹老娘都十分慎重,连两位管家都一脸严肃,也就认真了起来。

一个老汉拉着一大车粮食步履蹒跚的走了过来,老汉一笑,一口大黄牙露了出来,“侯爷。”

“哦!”周邵终于从自己的脑子里把老汉的姓名找了出来,“赵伯,您家今年要交这么多吗?”

“是嘞。”赵老汉呵呵笑道:“这两年年景好,托侯爷的福,挣了不少钱,听侯爷要大婚了,老儿还特意去长安淘换了一些好麦子,做起面食来最是劲道。”

周邵连忙道:“多谢赵伯了,老冯,收起来吧。”

“侯爷,这是俺家的租子。”一个五大三粗,堪比张屠户的妇人拖着一个鼻涕邋遢的孩子,豪气的道:“今年的租子俺家都换成了红布,侯爷大婚正好能用到。

听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