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想办法吃饱饭再说  隆武大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原本的朱聿键来说,这样的日子习以为常了,都已经熬了十八年了,可以继续熬下去。

但对于从后世而来的朱聿键来说,这囚禁生活比坐牢还要让人难受,坐牢好歹不至于整天饿肚子,被囚禁在这承奉司内连饭都吃不饱。

而且,原本的朱聿键能安然活到老唐王身死,不代表他这个穿越者也可以做到,蝴蝶效应的强大他可是知道的。

光靠张书堂肯定是不行,能保证自己和这个便宜弟弟不饿死就不错了,朱聿键可不想一直生活在这囚牢之中,他想出去,他想吃饱饭,他还想吃肉。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搞清楚有多少可支配资源,也就是这承奉司内有多少值钱的东西。

整个承奉司的面积不大,南北差不多二十米左右,东西不过十五米,虽然相当于三个三室一厅,但相对于整个唐王府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唐王府占地近五百亩,这承奉司连半亩地都不到。

朱聿键拖着虚弱的身体,和朱聿镆一起,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承奉司内所有的地方翻了个遍,能找的地方全找了,若不是身体实在太过虚弱,他甚至都想掘地三尺,看看有没有什么埋藏起来的宝贝。

然而,结果却并不怎么理想,一开始倒是找到了一百来个罐子,罐子的装饰还蛮漂亮的,而且藏得位置很隐蔽,他还以为这里面藏的是什么财宝,结果打开一个查看,却发现里面是一根风干的腊肠。

联想到这里是承奉司,以前王府宦官,也就是阉人居住的地方,朱聿键吓得立马扔掉了,剩下的罐子也懒得打开看了,太晦气了。

此外,倒是找到了几串铜钱,加起来有一百来个,上面有成化通宝四个字,也就是成化年间的,这要是放在后世当古董还能值点钱,可现在它就是普通货币而已。

除此之外,最值钱的应该就是那两个书架的书了,这些书是十八年前老爹朱器墭带进来,朱器墭又是爱读书之人,所以保管的相当不错,基本没有发霉或者被虫蛀的情况。

无奈之下,朱聿键只好打起了这书的主意。

既然张书堂能送粮食进来,自然也可以带着书出去,卖掉这些书换点钱改善改善生活也好。

第二天,在朱聿键的指挥下,两兄弟便又花了大半天的功夫,将两个书架的书搬到了承奉司的东侧,堆放在王城东城墙脚下。

两个书架的书加起来起码有五百本,对于瘦弱的两人可算是一项艰巨的劳动,朱聿键累得气喘吁吁,以前这点活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现在这幅身子太弱了。

望着这些要被卖掉的书,朱聿镆有些迟疑“大哥,咱们这么做真的好吗?父亲可是把这些书当宝贝,你却打算全卖了!”

朱聿键一瞪眼“谁说全卖了?不是留了一些吗?”

朱聿镆看着那被留下来的区区二十来本书有些无语,这些都是当初被囚禁时,老爹朱器墭求着老唐王让他带进来的,那个时候朱聿镆才十岁,也是靠着这些书,在父亲的指导下,兄弟两人学会了读书识字。

可以说,这艰苦的囚禁生活,就是这些书陪伴着他们,他实在想不明白大哥为啥要卖掉。

而且他感觉,自从昏迷三天醒来之后,大哥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以前的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而且经常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但看着又不像是变傻了,让他很是迷惑。

朱聿键可没想那么多,紧接着开始了他另一项伟大的计划--当文抄公。

卖这些书也就是一次性的买卖,卖了也就没有了,而且能卖多少钱还不知道呢。

还记得大学毕业时,四年积攒下来的书只卖了三十五块四毛钱,买的时候这些书都是三四十甚至五六十一本,卖的时候就剩下几毛钱一斤。

大明朝书应该还是挺值钱的,这些书里面除了除了四书五经,二十一史,诗经等一些传统书籍,还有些《西游记》《清平山堂话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警世恒言》等话本小说。

让朱聿键想起当文抄公的,当属《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皇明诸司公案》这两本,看了这两本小说,顿时让朱聿键惊为天人。

吃惊的不是这书写的多么的厉害,相反,这些书的质量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差,然而就是这样的书居然也能成为畅销书,从福建卖到河南南阳来。

前者名字起得霸气,作者熊大木,仿照三国演义,根据史料东拼西凑写的一本岳飞题材章回体小说,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南宋公文,岳飞的书信,至于文字功力,朱聿键感觉像是在看小学生作文,阅读体验极其糟糕,朱聿键根本没看完。

后者有点类似秦胖子写的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但根据朱聿键的判断,这本书的作者完全不懂刑侦,多半就是从各地衙门的公文里面摘录一些比较离奇的案件,汇总起来,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臆想,编出来的一本书。

对于后世看过各种小说的朱聿键来说,这两本书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