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没钱了  隆武大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聿键要用这些土地为本钱,扩充千户所的人口,现在的邓州千户所名义上有六百户,但实际上军户加上匠户还不足两百户。

而且卫所兵经过上次的战斗,也只剩下两百四十多人,很有必要扩充。

于是,朱聿键把主意打到那些从襄阳府逃难过来的难民身上。

当初还在承奉司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张书堂就听他说起过,因为襄阳府出了一股反贼,难民进入南阳府,粮价涨了一倍,带来的粮食少了一半。

到目前为止,襄阳府的那股反贼已经起事快三个月了,依然没有被剿灭,还在各州县之间流窜。

荆襄地区山高林密,道阻且艰,那些明军本就剿贼积极性不高,更喜欢跟在反贼后面刮地皮。

而这些反贼人数也慢慢增多,现在已经有三千多人,攻坚能力不行,但对付一些村寨,或者防御能力不强的小城镇还是可以的,他们就是靠着四处流窜抢夺物资存续下去。

反贼经过会搜刮一遍,而官军来了,还会再搜刮一遍,到时候推到反贼头上就好,这就导致因为战乱产生的难民数量相当庞大。

郭凯和刘锋他们这些最开始的亲卫队成员,都是朱聿键在南阳城挑选的难民,他们也都是从襄阳府北上避难的,都有过类似的遭遇。

根据郭凯所说,他家本在谷城县北边的一个村子,那股反贼来的时候他们都带着粮食逃进了山里,勉强躲过一劫。

然而官军来了,他们以为安全了就回到了村子,却没想到官军直接把他们的粮食都给抢走了,但凡有一点不配合,直接棍棒伺候,甚至一刀砍了也不稀奇,其他奸淫掳掠,杀良冒功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郭凯当时差点就被官兵‘借脑袋领赏钱’,他和另外几个村民奋起反抗,才杀了两个官兵,逃到了南阳府。

这事儿还是他成为朱聿键的亲卫队长之后,才说出来的,而朱聿键也没有怪罪他。

这也让他明白了明军的军纪败坏问题,所以在训练卫所兵的时候,格外强调军纪,一旦军纪败坏,再强大的军队也会迅速衰败。

面对反贼和官军两重灾,当地的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有些地方听说反贼要来,或者是明军要过境的,担心也会落得和那些被劫掠过的村镇一样下场,干脆提前出逃了。

很多人都会逃难到县城或者襄阳府城去,但后来这些地方的压力骤增,纷纷以防止反贼奸细混入城中为名,禁止难民入城,这些无路可逃的难民,便只能前往毗邻的府县,希望进入还没有战乱的南阳府避灾。

现在反贼还在流窜,难民也在源源不断的产生,邓州千户所的秩序基本稳定下来了,朱聿键手里又有多余的田地,以此为诱饵招揽这些难民加入,扩充军事实力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经过和张奇峰,陈成他们一番商议,招收难民的计划便出炉了。

根据朱聿键的计划,卫所兵依旧保持训练,选派一些他们的家属,前往周边有难民聚集的村镇,或者难民北上的交通要道,拉人加入军籍。

给的条件也很优厚,只要愿意加入的,每户可以分到二十亩的军田,按照人头每人可以获得半两银子的安家费,但每户需要出一个正丁,正丁也是有军饷的。

除了少了十亩军田之外,以及每人半两银子的安家费之外,其余的条件都和原本的那些军户差不多。

至于那些负责拉人的家眷,每拉一户,可以得到一百文钱的奖励,他们也非常有积极性。

当计划推行之后,效果非常显著,第一天就被拉来了两百多人,分属五十多户人家。

三天时间,朱聿键需要的两百户军户全部齐了,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想要加入,但他手头的土地没那么多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安置和编练这些招收的难民就容易多了,这一次朱聿键只要求一家出一个正丁,兵贵精不贵多,很快就被编入五个百户所。

此外,除了这两百户,还有三十个孤儿,都是年轻十到十五岁之间的,无一例外全部被朱聿键编入了亲卫队之中。

之前他就想扩充亲卫队,这些孤儿无疑比卫所兵更加的合适。

如此一来,朱聿键手里的兵丁数量,再加上亲卫队,已经快接近五百人了。

现在的登州千户所,可以说是一片热闹。

占地四分之一的校场内,卫所兵们挥汗如雨的训练,亲属们也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期望着秋后的丰收。

而那些被招收进来的难民,则在在城内热火朝廷的修建房屋,最重最累的活,则安排给了那些俘虏。

现在朱聿键完全是把他们当奴隶来使,没杀他们已经算便宜他们了。

工匠作坊内,赵铁柱正带着招收的学徒,满身大汗的打造鸟铳,其余的工匠们也都在打造盔甲,盾牌,雁翎刀,长矛这些武器。

此外,一些卫所兵的妻女,也被组织起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