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永乐六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远去,而永乐七年,则在一片爆竹声中正式降临。
永乐七年大年初一。
鞭炮声从昨晚到现在就没停过,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
李家也在昨夜新换上了李如柏亲手写的大红春联,大红色的门框看起来喜气洋洋。
庄户们一大早就来到李家主宅,在一片鞭炮声中给李老爷拜年纳福。
李谷山端坐在大堂中,含笑看着挨个进来拜年的庄户们。
庄户们口中吉祥话好像不会重样似的,让李谷山一张老脸乐开了花,嘴中不停说着好好好,同乐同乐等等。
跟着家中大人们一起来拜年的小孩子们此时正聚集在李家门口,叽叽喳喳的等待着幸福时刻的来临。
在一个眼尖的孩子的欢呼声中,李屯出现了,于是一群小孩子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管家李屯手持一个系着大红色绸带的小竹筐,竹筐中装满了新铜钱,在孩子们万众期待的目光中面带笑容,缓缓来到了大门口。
站在门口,李屯口中大声吆喝着吉祥话,然后笑呵呵的吩咐小孩子们离远些,别被铜钱砸到头变傻了。
随后伸手朝着面前的空地上撒出了一把又一把的铜钱,早在一旁等候着的小孩子们顿时欢天喜地,大声欢呼着争抢着地上的铜钱。
“都慢点儿…慢点儿…不要抢~呵呵…”
……
朱棣也在这一天赏赐了满朝的文武百官们,与往年不同的是,今次的赏赐中多了两块名叫香皂的东西。
去各家赏赐的小太监们得了吩咐,将香皂放在最前边念了出来。
有机灵些的官员们谢恩之后拉着那小太监,偷偷的塞了个红包,然后打听起了这香皂的事。
也有那消息灵通的,提前知道皇帝陛下自家开了间香皂作坊,在此之前只供宫中使用。
随即将香皂和之前南京城的传言联系了起来,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南京城的传言愈演愈烈,而且还是编排皇帝陛下那方面的,但是锦衣卫那边至今都没有出手,这事本身就很值得人深思。
这事儿陛下肯定是知道的,锦衣卫没出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今陛下出于某种原因叫停了锦衣卫的动作。
如今又大张旗鼓的用香皂来赏赐百官,推波助澜。
陛下的目的何在?
这个问题是无数大臣们每天都在不停的猜测的问题,说的文雅点儿叫做揣摩圣意,直白点儿叫钻营,难听点儿叫投机。
此次给百官赏赐中额外多了这个香皂,这莫不是皇帝陛下给自家的产业“站台”?
以皇帝之尊亲自给这个香皂“站台”,甚至不惜自污……陛下这到底是何意?
嗯…官员们大都猜测陛下这是在自污,剩下的则怀疑此事是不是和朱瞻基有关。
毕竟以陛下对这位圣孙的宠爱,做出何种出格的事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没有一个人去想一想,为何朱瞻基会敢如此的编排自家爷爷……
不过大部分官员家的女眷倒是对这个香皂格外的感兴趣。
尤其是正室夫人们。
众多正室夫人们对香皂的传闻各有想法,如今终于见到了实物,自然要尝试一番。
正室夫人们打开了装着香皂的精致小盒子,就顿觉香气扑鼻,心中对外间的传言当即就信了几分。
接着又用那香皂洗过了澡,感受着那肌肤如丝般顺滑;鼻尖微动,闻着那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的淡淡的桂花香味儿,感觉整个人都明媚了几分。
于是有的画起了淡淡的妆容,有的穿出了薄薄的丝纱,对着镜子做出了几分娇羞的模样……
于是那些官员们惊讶的发现自家的糟糠之妻,居然多了几分…妖娆。
尤其是闻着那若有若无的体香,更是心猿意马。
而“骏马们”则四处走亲访友,不少“骏马”都容光焕发,大家各自见了面,会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于是香皂再一次成了南京城众八卦市民口中的热门话题。
这一次,有了百官的“站台”,有了无数正室夫人们的容光焕发,大家对于皇帝陛下整个后宫这件事,深信不疑。
……
正月初十,以元宵节临近为由,朱棣下谕:
高皇帝法度明备,我恪遵成宪,令四方无虞,民物康阜,思与臣民同乐太平。自正月十一日起,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事具本封进处分;许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驰夜禁。
南京城文武百官弹冠相贺,这是陛下体谅我等日夜操劳啊……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老当益壮。
……
李家庄这几日也格外忙碌,处处张灯结彩。
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