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县令的气运之中还有一个小印,若隐若现,不断地吸纳着白气,吐出一丝丝的红气。
林若愚明白这应当就是官印,只怕只有当官之后,才会拥有,但具体有什么作用?此时的他还不明白。
秦县令说了一通勉励的话之后便离开了。
“肃静,开考!”随着一声大喝,县试正式开始。
试卷由小吏发放。
等待的过程之中,林若愚凝神望向考棚上方望去,只见上方云雾一片,各自的云气气数交错,并带有丝丝损耗。
“这便是气运的交锋吗?”林若愚默默的想到。
而且有的气运还会攻击其他人的气运,气数差的人,还会直接影响到人本身。
林若愚便看到一个气数差的学子,受到了影响,此时他脸色苍白,双目无神,口中不知喃喃自语些什么。
这个人林若愚也认识,此人名叫徐相仁,在临安县也是小有名气,已经二十五岁,参加过四次县试,但偏偏次次落榜,然而他并不是因为学识差才落榜的,相反据说此人学识不错,也非常努力,但偏偏每次到县试的时候,他都会怯场,浑身发抖,连笔也提不起来,更别谈考试了。
“只怕这便是他怯场的原因吧!”
林若愚喃喃的道,并对气运的理解又加深的一层。
很快试卷便发了下来。
试卷为横竖直道格共八张,另有两张白纸作为草稿。
试卷上并无考题,而是有几个衙役高高举着一个大木板子巡行场内,而考试的题目正写在上面。
这对于靠近正堂的考生比较有利,能及早的看到考题思考答题。
幸运的是林若愚离正堂并不远。
县试的第一题为正试,为贴经、墨义,贴经就是把经书的其他字盖上,只露一行,那你把后面的字补上,墨义就是挑出几段,让你解释其中的意思。
林若愚先将考题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将贴经空缺内容填上,在认真的抄在考卷之上。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墨义考的是论语上的经文。
林若愚微微一笑,果然和大家想的一样,县试考的都是基础,他早已熟知,这道题对他来说,信手捏来,不过他还是先在草稿纸上写好,在一一的抄在试卷上。
第二题考的是默写一段指定的大乾律法。
庆幸的是大乾律法,林若愚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熟读了。
不过对于记性不好的人,这一题又颇为不易,毕竟字数不少。
林若愚在草稿上写就,并抄录卷上,甚至还有时间检查一二。
第三题对于穿越者来说,可以算是送分题,考的是算数,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只不过数字稍做修改。
虽然并不能用现代数学来推算,但已经知道答案,推演过程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
但对于不喜算数的考生来说却是一道老大难题,林若愚便看到不少学子已经愁眉苦脸的。
最后一题考的是五言帖诗一首,以春雨为题。
林若愚想了想,便以前世诗圣杜甫的一首诗作为帖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临安城。”
林若愚只将最后的地名改了改,便抄录上去。
虽然帖诗对县试影响不大,但林若愚相信凭着这首诗圣的诗,一定能加分不少。
刚抄写完毕,林若愚便看到一道淡淡的云气从试卷上漂浮升空,如烟如雾,又如丝线一般,在空中交织在一起。
只听到“嗡”的一声,这些云气便向林若愚的头顶疯涌而去,林若愚头顶的白气翻滚,不断增加,并产生了一丝丝的变化,一根又粗又大的白气挺立而出,统御诸气。
结束之后,还有若无若有的白气,向他头顶会去,缓慢的增加他的气运。
林若愚先是一惊,愣了愣,才恍然大悟:“不仅仅是权利,名气也是可以增加气运的。”
随着这首诗的流传,他的气运只怕会增加不少,虽然缓慢,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也会带给他莫大的帮助。
此时他的气运已经在宋恒之上,县里的学子,少有和他比肩的了。
临近黄昏,陆续的有学子拉响铃铛,在小的吏引导下离场,再过片刻林若愚也跟着大多数人一起交卷离场。
出去的时候检查就并不严格了,将文房四宝和草稿装入书箱之后,才出院门,一只手便拍在了肩上。
“若愚,你觉得这次可有把握?”宋恒小声的问道。
“还好,这次的考题并不算难,你呢?”林若愚沉吟的说道。
林若愚看他容光焕发的样子,知道应该考的不错。
“嗯,应当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