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黯然春雨  篡命大乾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空灰蒙蒙的,柔和却又细密的雨丝如雾色般笼罩着整个京城。

归云阁是京城北边靠近城门的一座酒楼,店面虽不大,店中雅致而又清淡的菜肴倒也吸引了不少来往食客,可这几日连绵的春雨使得生意萧条了许多,店铺掌柜望着人迹稀少的街头,满面愁容。

一个三十多岁,略显瘦削的男子端着酒杯倚在窗口怔怔出神。

他一身衣衫破褛,唯一与众不同的,大概就是他那略显明亮的眼睛。

忽听门口的店小二说道:“四位客官是来用饭吗,快快请进。”

只见四人走进店门,为首那人不过十七八岁,面如冠玉,双目明若朗星,气宇轩昂,身着淡青色束腰袍服,旁边一人同样不简单,他一袭淡紫色衣衫,剪裁十分合体,光亮华丽的贡品柔缎,不仅好看,穿在身上亦是舒适飘逸,形态优美极,高高绾着冠发,长若流水的发丝服帖顺在背后,身后跟着的两人似是他们的仆人,这样的贵公子显然是世家子弟,这可不是他们得罪的起的。

老掌柜走上前恭敬的说道:“四位客官想要吃点什么?”

“随便上点你们的招牌酒菜吧!”林若愚淡淡的说道。

身后的两人,找了一张桌子仔细的擦拭干净,四人才坐了下来。

“太平,你这一大早的叫我前来,便是为了他吗?”林若愚目光扫过周围,微微一凝,指着那个靠窗的青年说道。

“是的,大哥!”

太平微仰着头,微微一笑——不分性别的美丽,如此惊心动魄的魅惑。

正在这时,那人端杯的手突然一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晃了晃酒壶,发现里面已是空空如也。

小二走上前来笑道:“先生,是不是再来一壶?”

那人捏了捏钱袋,舔了舔嘴唇,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不用了,在下已经饮好了。”

这时林若愚招呼道:“这位先生,要不要过来饮一杯?”

那人看过去,神情微微一怔,走过去,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周骥见过状元公,在状元公面前万不敢当,先生之称。”

林若愚微微一愣,说道:“先生,认识我?”

周骥苦涩一笑,说道:“状元公一朝成名天下知,御街夸官,风光无限,这京城又有谁不认识呢?”

那一日,普通的老百姓在欢呼,但失意的人看到林若愚他们的风光,却是一把辛酸泪,二三十年的苦学却比不上两个十七岁孺子,这实在不能不让他们怀疑人生。

林若愚笑了起来,问道:“那先生可参加了这次的春闱?”

周骥摇了摇头,说道:“在下乃康州人士,曾为康州候选教谕,年轻时为人放荡不拘,好杯中之物,每天饮酒,不把讲授当回事,有一日被巡抚大人撞见,呵斥了一番,心中不忿,便辞去了教谕,又好高骛远的想在这京城闯荡一番,无奈五年了,却仍然一事无成。”

这人倒是诚实,若是一般人听他这么说,只怕会打心眼里的瞧不起他,但林若愚却笑了笑,说道:“先生可知我在院试的时候作过一赋,为《破窑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飞将军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公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在我看来,先生与之相比,仅仅差点时运而已。”

林若愚那张脸本就生的清美,此时开怀一笑,更是阳光无比,如春风一般,让周骥大感欣慰,诗仙林若愚,便应是如此模样才对。

“状元公,我自然拜读过,可惜我却不敢和诸位先贤相提并论。”

要是五年前,他绝对当仁不让,敢夸下海口,与先贤并肩,可惜五年的时间确实磨平了他的菱角。

林若愚摇了摇头,说道:“先生可知,我这位朋友便对先生很是欣赏。”

周骥诧异的看了一眼太平。

一直安静的太平,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周骥,说道:“我知先生有惊天伟略之才,也曾拜读过先生的文章,一字一珠,文章老道精练,让我大受启发,我想聘请先生为客卿,希望先生能够屈就!”

周骥无数次给高门的投书,迄今都没有音讯,现在听到太平的话,犹如五雷轰顶,骤然间胸腹之间五味杂陈。

终于有人......欣赏自己的文章了。

这是当世伯乐啊。

这一路以来的辛酸泪,差点就迸发出来。

区区不才,实在当不起明公谬赞......”

周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躬身长长作揖,拱手行一礼。

太平连忙上前扶起周骥,说道:“先生请起,不必多礼,请先坐下吧!”

她扶着周骥坐下,亲自斟了杯酒,送上,一笑:“承蒙先生不弃,我敬先生一杯。”

周骥连着喝了几杯酒,才黯然一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