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老子读过另外两本易经!  摊牌了,这是诸子百家聊天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明:嘿嘿,猜的呗。

老子在看到失道明的回复后,重重地咽了下口水。

其实失道明还真猜对了,虽然只有一半。

老子手,其实只有一本‘易经’,那就是失道明刚才传输到群文件的《周易》。

但加这本周易的话,老子已然看过了三本易经!

没错,虽然连山易跟归藏易,已然失传。

但却牢牢地记在老子的大脑中。

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为’等思想。

其实在《周易》里面并不能找到太多的切合度。

相反,儒家的诸多学说,反而比较契合《周易》的内容。

因为这个原因,失道明才怀疑,身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必定拥有,或者说读过《连山易》还有《归藏易》!

至于事实?

只需要看一眼,那满脸惊慌失措的老子,就能知道。

这,就是事实!

李大耳:呵...如果你真的猜中了呢?

道明:很正常啊,因为只有这个可能。

李大耳:好...好好好!

老子连说了几个好字,调整下呼吸后,本想继续畅聊。

但没想到,孔子一个私聊就过来了。

小尼:大耳老师...

严格意义来说,孔子跟老子是有过一面之缘的。

老子的年龄,见闻,学识,远远不是孔子所能比拟的。

因此,孔子尊称老子一声老师,也是可以的。

李大耳:怎么啦?

小尼:连山易,跟归藏易,真的在你手中吗?

孔子有些儿颤抖。

怎么好事一件接一件?

早已失传的《周易》,失道明一个阴差阳错,令得孔子失而复得。

现在又多了另外两本易经的下处。

这实在令孔子激奋不已。

李大耳:那两本易经,早就失传了。

李大耳:不过...我早已经记在大脑中,虽不能说纹丝不差,但也基本一致。

小尼:(渴望.jpg)

李大耳:呃...你别这么看着我,我手头也没现成的啊,要想逐字临摹下来,也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

小尼:也是...

孔子摇摇头,有些遗憾。

李大耳:没事啦,指不定下一次失道明就给你个惊喜了,哈哈哈。

小尼:嘶...大耳老师怎么今天这般兴奋啊?

李大耳:还不是因为能拜读《周易》。

小尼:我看不是这样的吧?

孔子试探性地问道。

他已然察觉出老子有些怪异。

仿佛就是追着失道明,想问出个所以然般。

老子深思一会后,也决定和盘托出。

将鬼谷子得到了‘非人亦人’的群称号后,发生的事情给了说了出来。

小尼:卧槽..无字天书?

小尼:难不成就是那本记载了各种练气,锻体,天盘地罗的书籍?

李大耳:是啊。还多了五年的寿命,本来鬼谷子也是一把老骨头了,多了五年,想必也能做出更多的事情吧。

小尼:啧啧,难怪你总是缠着道明。

李大耳:难道你不想?

老子嘴角一咧,仿佛带着魅惑般地问着。本来

小尼:我?我嘛...肯定不想啦,哈哈哈。

李大耳:啧啧...

老子见到孔子这般说了,也不再说什么。

其实就连老子也不确定孔子到底在想什么。

或许孔子只是表面说着‘不要不要’,但实则内心想的是‘快点快点’。

也在这时,聊天群传来了动静。

原来是失道明见到老子不再冒泡。

直接一个@过去。

道明:喂,老头子,下线啦?

李大耳:没有没有,你且说,我且听。

道明:本来易经就是有三本的。

道明:而周易里面的内容,更有利于儒家,所以我觉得道家的思想,更多的是倾向于‘夏易’、‘商易’的。

李大耳:恩...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就连老子本尊也都是点头承认了。

可惜此时的失道明并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这件事的话,必定会因为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而兴奋不已。

道明:更为重要的是,老子是诸子百家里面,最老的一个,也就是最大的那一个。

李大耳:恩,确实很大。

小尼:咳咳...

白马:咳咳...

庄周梦蝶:咳咳...

老子猝不及防地开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