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1、412节 参见大将军!  葬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

李交也是宋使,来了快半年了。由于通过商队给陈朝提供了宝贵的军情,为安南歼灭元军立了大功,如今早就被当成真的不能再真的宋使。

倘若这马侍郎真是宋使,两人不可能不认识。

马宣礼看到李交,笑呵呵的说道:“李提举,别来无恙啊。”

李交有点尴尬的感觉拱手说道:“下官见过侍郎官人。”

安南君臣看到这一幕,顿时知道马宣礼的确就是宋使,而且他的官位比李交要高。

这一下,再也没有丝毫怀疑了。

“宋使一路辛苦了。不知宋使此来,所为何事?”太上皇陈晃问道,对于宋使,他虽然心里不屑,表面上还算客气。

马宣礼取出一封信,说道:“回禀大王,这是我朝平章军国重事陈宜中陈相国给大王的亲笔信,请大王过目。”

左右呈上“陈宜中”的信,陈晃展开一看,慢慢的脸上显出一丝惊讶。

这竟然是一封借兵的书信,而且宋军水师要攻打蒙元琼州(海南)!

陈宜中说,如今日国已亡,高丽半亡,大宋流亡海外,华夏诸邦只剩大越独抗蒙元,实为中流砥柱,南天之柱。先把他和大越一顿捧。

然后语气一转,语带威胁的说,蒙元势大,独力势必难支,唯有联合抗元才是不二良策。

如今大宋想收复琼州,一为光复之基,二鼓舞中原民心,共抗暴元。

但大宋如今兵弱,此次只能派遣五千水军,千里北上。望为抗元大业计,借三万陆师,攻打琼州岛上的元廷黎兵万户府,再收复广州。

陈晃看完,对身边黄门郎(宦官)说道:“去找找当年陈相国写给太宗的信,朕要看看。”

陈晃说完,将信交给三公、同平章事、、枢密使、参知政事等重臣传阅。

重臣们看完,面面相觑,没有人赞同借兵,也没人贸然反对借兵。

说起来,很多人都对当年没有出兵支援宋朝心生悔意。倘若那时两国联手,如今或许就不会独对蒙元兵锋。

陈宜中当年倡议宋、越、日、丽四国共抗蒙元。但他这个设想只不过是个梦幻,没有实施的可能,也没有时间实施了。

但是,陈宜中几年前的确给陈太宗写过信,那时陈晃还不是太上皇,大事都是当时的太上皇陈太宗做主。所以陈宜中的信是写给他父皇的。

两刻钟后,黄门郎终于在宫中档案中找到好几年前陈宜中写给陈太宗的信。

陈晃将两封信一对比,发现语气相近,笔迹也相似,应该没错了。陈晃立刻判断,这的确是陈宜中的亲笔信。

他哪里知道,这封信压根就是李洛伪造的?

李洛为何能伪造陈宜中的信?

因为李洛手上有两封陈宜中的亲笔信。一封是陈宜中写给黄华的,李洛镇压黄华时,偷袭了黄华的大营,搜出了陈宜中写给黄华的信。

另外一封就是陈宜中写给许夫人的信。李洛去年“镇压”许夫人,调虎离山,里应外合偷袭了许夫人的大营,将许夫人逼到了海东。这封信,也落到李洛手里。

李洛是搞文物的雅盗,伪造模仿书法的本事已经很有火候,他伪造的陈宜中书信,一般人是分辨不出来的,除非是和陈宜中很熟的文友,或者书法大家。

陈晃虽然对这封信的来历深信不疑,可是对于“陈宜中”的借兵要求,却非常迟疑。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不打算自己出头拒绝。

“诸卿都议议,对于陈相国信中所言,该如何答复啊?”陈晃问大臣们。

黎文休出列奏道:“太上陛下,前次我朝虽然大败元寇,可兵马损失十余万,实在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而且元寇大军不久之后定会卷土重来,我朝安有三万兵马可借?”

其他大臣也纷纷说损失惨重,无兵可借,爱莫能助。

马宣礼顿时急了,目中泫然欲泣,“大王,诸位,倘若借我朝三万兵马,则琼州可一鼓而下!进而恢复广州,岭南,则南方民心思宋,必定八方归附。如此一来,元廷如何还能有暇攻打贵国?这不是两全其美之策么?”

陈晃苦笑道:“如今我大越不但损失惨重,也危若累卵,元寇不日就会再起大军报复。自保尚且艰难,哪有余兵可借?这样吧,容朕考虑两日,在答复贵使如何?”

马宣礼唉声叹气,只好拱手说道:“如此,那外臣就恭候大王答复了。”

李交也面露悲哀之色,欲言又止。陈晃看在眼里,虽然心生同情,却也不会舍得借出三万大军。

这也不怪陈朝君臣目光短浅,吝啬小气。换了任何一国,只怕在此关头都难以做出借兵的决断。

…………

就在马宣礼到天长府的时候,李洛也终于到了广西两江路宣慰司明州。

此时已经是二月十五,思明城内外完全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军城,十八万大军(陆师),全部云集在此。

一眼看去,人喊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