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燕军伐赵  赵公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内,见赵人老弱、妇人居多,青壮者寥寥无几。”

“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1。”

“今我大燕伐赵,能调动人马六十余万,反观赵国,经由长平大败,青壮者死伤殆尽,能战者不足十万。”

“我燕国兵力数倍于赵,如何不能伐?”

燕王闻言大喜,对着诸将问道:“汝等意下如何?”

绝大多数燕将皆摩拳擦掌,认为赵国可伐。

唯有乐间大步上前,沉声道:“赵乃四战之国,其民习武善战,不可轻伐也。”

乐间乃燕国名将乐毅之子。

乐毅当年统帅五国军队,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差点灭亡齐国。

乐间从小耳濡目染,亦是知兵善战。

燕王闻言,却是不悦道:“吾以众击寡,如何不能伐?”

乐间毫不退让的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纵然发动举国之战,最终能够调动六十万人,大多也只是负责押送粮草的老弱妇孺。”

“且使者亦是说过,赵人老弱、妇人、稚童皆有向战之心。”

“邯郸保卫战,赵国妇人、稚童更是全部登墙守城,强秦亦奈之不何,此为前车之鉴,不可不查也。”

“斯国斯人,岂能轻易言伐?”

燕王大怒,喝令乐间退去,其余诸将也都冷笑连连,认为乐间胆小惧战。

乐间见状,亦是心中不快,拂袖而去。

燕王也不阻拦,继续商议着伐赵事宜。

燕国伐赵,蓄谋已久,包括粮草辎重以及各部军队,都早就集结完毕。

只待栗腹前往赵国探听到虚实,燕国就能迅速发动战争。

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征调动两军,两千辆战车2,共计六十万人马3,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鄗邑,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代邑。

燕以举国之力,两路伐赵,天下震惊。

注一: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战国策.燕策三》

注二: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史记.赵世家》(一乘兵力: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这里的后勤应该指火头兵、辎重兵一类,也算正规军编制吧,以此推测,燕国战兵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注三: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战国策.燕策三》

PS:因为有些读者,可能会纠结双方兵力这个问题,我就查阅《战国策》和《史记》,经过综合判断、推测,燕国动员全国出动六十万人,其中有二十万可战之兵,四十万民夫(包括妇人,因为战国国战的时候,女子也会编入军中),大家如有异议可自行讨论,本书就暂且这么定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