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很大。
这是个没什么技术壁垒的创意项目,之所以能赚钱,完全是靠着周不器灵光一现的头脑,找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
一旦现在就开始大规模铺开,那些没联系到的高校,就不会存在机会了。各校的学生会得到消息后会很快活动起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和其他项目不同,餐桌广告项目就是一次性买卖。
这次出手如果不大赚一笔,以后再想赚钱就没什么机会了,各校学生会肯定会加以垄断。
按照甄妤的说法,整个11月份,她都不准备上马这个项目,继续跑食堂,签合同。
首都高校上百家,甄妤打算搞定其中的60家,剩余的一些民办学校和专科学校,就没必要渗透了,那里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不宜推广。
可以说,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90%,就等着项目上马,大放异彩了。
最容易的项目,当属孟厚坤负责的宿舍小卖部项目了。
这个项目不会受到学生会的阻挠,因为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以及货品的运输成本。
更重要的是,在宿舍开小卖部,对大学生们来说,没有任何困难。
把货品摆在寝室里,每天收钱、找钱就行了,货源有人专门提供,送货上门,多简单?
不需要任何繁冗的操作,等于捡钱。
所以,当孟厚坤带人在各个学校宿舍推广的时候,告示一贴上去,一栋宿舍楼里至少有十几个寝室打来电话,请求合作。
孟厚坤腰间夹个包,像个大老板似的实地考察,面试同学,好不威风。
可以说,这两个项目都不需要周不器的特殊关照了。
其他项目就不行了。
“百卉,你的企业中介项目就不要搞了,这段时间跟着甄妤师姐,帮她把餐厅广告项目搞好,虚心点,多请教。”
“马哥,你的培训机构项目……说实话,这也是我的决策失误,依我看,这个项目暂时也先放下吧。”
周不器叹了口气。
他不是神,也会犯错误。
他本以为借着高校大学生的资源,可以很轻易的办一家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讲课。可他忽略了,这里是首都,地价很惊人。
在校外租房子办培训班,那点学费都付不起房租。
马平山也意识到了这个困境,就选择了走另外一条路,就是把大学生“送货上门”,让他们去当私教,一对一上课。
可问题又来了,这里是首都,全国名师都在这里,培训班多如牛毛。
很多辅导老师,都是高考命题的老师。
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会找大学生当私教?
而且高中生大都是晚上才有时间,让大学生晚上上门吗?安全性怎么保证?
问题很多。
“啊?放弃了吗?”
马平山有些不甘,虽然项目进展不顺利,但到底是进展开了,他的宣传单都发到十几个高中去了。
周不器道:“不是放弃,暂且搁置吧。没有统筹的资源整合,想在培训业下脚,还真不太可能。”
“资源整合?”
“就比如陈东负责的出版业,等他的《高考状元笔记》出版后,再和培训机构结合,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平山点了点头,“行。”
“快餐配送怎么样?”周不器的目光又看向了张银磊。
张银磊皱皱眉头,缓缓说道:“我带着八个人,在民大已经展开了,运营的还算不错,每人发了200块工资,最后还结余500元。”
这话一出,大家表情就都有些阴云。
看来,快餐配送业务也不行啊。
“有什么困难吗?”
周不器却心中惊喜,他知道送餐业务有多难多复杂,张银磊能带队大半个月就盈利500块,绝对是巨大的成功了。
看来,留守儿童出身的张银磊很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适合啃硬骨头。
张银磊沉吟道:“商业模式还是不对,电话订餐的效率太差了,需要接听电话不说,还需要纸笔记录下来菜品和送餐地址,太耽搁时间了,每接一个电话,两三分钟都算快了。”
周不器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张银磊犹豫了一下,没有张口。
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说。
在场的这些人,大概都知道解决的办法。
关键是,怎么弄?
做一个网上订餐的系统?
太不现实了!
静默许久的刘文博一拍桌子,笑道:“我还以为有多难呢,这还不好解决?做一个订餐网站不就行了?大家都在网上订餐,咱们后台直接拿数据,简单直接,节省效率!”
张银磊点点头,还是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