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遇难题  大唐僧医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哦,对了。萨尔曼,想必你今天也看到了城中的具体情况,这次疫病可谓是十分凶险。所以,我希望你能将我的要求宣布下去。”张潮觉得有必要对随行人员严格要求。

“第一,就是我们自己每天必须带自己的水和食物,进城之后,不许食用城中的水还有食物。凡是有不小心食用的,必须留在城中,不得随行而出。待观察十天后,若是并未发病,再做安排。若是胆敢有隐瞒不报的人,最终发现了,就按你们的叛徒罪处理。”

“第二,就是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跟城中百姓私下亲密接触。接触过后,必须用冷却后的沸水冲洗双手。哦,对了,明天到时候在各寺庙中多收集锅具。城中我们就用波罗奈河的水,必须煮沸后,冷却下来,做清洗使用。我们自己带的水,也必须煮沸。”

“第三嘛,我在想想。”张潮努力想还有什么需要让大家注意的,“嗯~就是接下来,如果我们当中有发现呕吐,腹泻的,必须及时报告,不得隐瞒!这也是为了大家好。”

“是!”萨尔曼见张潮这几天的所做所为,虽然没有在行医救治,但也颇有章法和条理,加上他也知道张潮治好印月公主的事情。所以抛开别的不说,对张潮在医学专业上也是极其的信服。

萨尔曼很快就出去,要求把张潮的命令传达到个人。

智增和尚估计之前对医道也有所涉及,他忍不住问张潮:“善逝,小僧心中尚有一惑,不知当不当问。”

“哦?是什么?但讲无妨。”

“小僧不知,善逝要来砂蜜和盐所为何用?不知善逝能否相告。”

“嗨~原来是为这事。病人吐泻不止,食物又难进,形容枯槁,必定日常所需之营养不够,还有电解质紊乱,所以就有不少抽搐的。我要来糖,就是你说的砂蜜,还有盐,就是用来为病患补充所需的。”

智增听得云里雾里,什么营养不够,电解质紊乱的,闻所未闻,只觉善逝不愧是善逝,医道高深!

“善逝之意,是言砂蜜和盐,能解营养不足,电解质紊乱之苦?似乎对疫病无甚帮助?又敢问善逝,何为营养不足,何为电解质紊乱,砂蜜及盐何能治之?”

面对好学的智增,张潮也明白自己刚才所讲体现出来的认知,超出时人的理解范围了。但面对好奇宝宝,他也忍不住好为人师起来。

“想来你对医学也有所了解。病人如此消瘦乏力,仍吐泻不止,可谓是形气不足而病气有余。如此状况,必定难受攻伐,所以必当先充其形气,再针对疫气而用药。”

“至于营养不足,这个怎么说呢,emmmm……”张潮在脑海中飞快转动,想着引经据典,换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经》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营养营养,即营气之所滋养也,你也可以如此理解。久病者,或如此霍乱,必定失之营养。”

智增边听边点头,有所觉悟。

张潮见他还蛮有潜力的样子,忍不住反问一句:“那你看砂蜜与盐,何种能治营养不足?”

智增和尚稍加思索,轻声道:“砂蜜?”

“嗯?为什么?”

见张潮又问,智增倒也一下不敢回话,低头默默不响。

张潮本来想说,是因为蔗糖的成分主要是糖类,能给人提供能量。但想来智增也听不懂。不过好在古人也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砂蜜是什么味道?”

“极为甘甜。”

“五脏之中何之味为甘?”

“哦~~~,小僧明白了,甘入脾,故而食用砂蜜可补脾而营养气血。”

看他稍一点拨就能明白,张潮忍不住多说了点:“是啊,《淮南子》中就有说:‘甘草主生肉之药也’。脾又主肉,这甘味之物,最是能充形体,所以用蔗糖先给病患补充营养。”

“噢!那善逝用盐,是不是因咸入肾,故而用盐益肾固精?”

嗯?食盐还有这个功效嘛?张潮之前中药学中也没学过这个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这个药。不过智增能自己解决问题也挺好,省的他再怎么解释电解质紊乱这个问题。

“不对啊,善逝,小僧之前有所耳闻,盐可以用以涌吐。其人既然吐泻,用之是否妥当?”

“嗯?”张潮倒还一下子没有想到还有这个。

“这个的话,我所用盐之量亦不多。而且同一药物,不同剂量用法,其功效亦稍有差异。”

“哦。”

“唉?对了,善逝。《淮南子》是大唐的医书吗?”

张潮一开始还以为他要问什么是电解质紊乱了,还好还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