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中人  大宰相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志高听说钱谦益上门收徒,心中十分感动,这个探花郎真是平易近人,害怕自己儿子旅途劳累,竟然上门服务。

探花郎如此,赵志高也不能敷衍,赶紧命管家赵安准备孔圣人的牌位与香案,同时拿着钱谦益的拜帖,去县学请郑教谕过来当个中人。

教谕相当于副县级教育局长,实打实的正八品,和县丞李继一样大。但县官不如现管,李继手握重权在常熟县呼风唤雨,这个郑教谕因为只管教化百姓,所以日子过得十分紧吧。

县中每年拨给县学的经费是三十六两白银,这可是一个教谕、四个训导的全部工资。这点银子要供养全家生活,确实有些不够。

不过好在常熟县学的禀生不少,明代每年拨给每名县学禀生一石二斗的禄米,县学中挂籍的禀生足有三四百,这其中有些家境富裕的并不领取禄米,这些粮食就便宜了教谕。

虽然可以贪污些禄米,但也只能够郑教谕全家的温饱。郑教谕可没有当年海瑞的骨气,宁可饿死女儿也不受嗟来之食。老婆孩子要养,父母要供奉,一些人情往来要打点,小老婆还要养上几房。所以缺钱的郑教谕就要开源,搞一些副业补贴家用,这样为富贵人家拜师择徒就成了郑教谕的副业之一。

中国古代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管家里多有钱,如果没有功名总感觉差些意思。但读书这东西可不是你在家闭门死读几年就出息的,所以如何选择老师就成了关键。

郑教谕是县里主管县学的最高长官,手里握有全县读书人的名单,自然谁读书好、将来有希望中举,这些都在郑教谕脑中装着。那些有钱人让自己的子弟拜这些穷秀才为师,为了就是将来万一押宝押中,穷秀才中举甚至中进士,那自己的子弟可就鸡犬升天牛逼了。

郑教谕干的就是这种拉郎配的掮客,反正穷秀才要钱吃饭,有钱人需要功名护体,这样几年下来郑教谕弄到了不少钱财。

郑教谕今天正在家休息,明年三月就是南直隶乡试,按照常熟县中这些禀生的水平,很可能出几个中举的苗子,到时候又是郑教谕收钱的好机会。

郑教谕正做着美梦,门外家人进来说道:“老爷,东城赵府来人了,想请老爷去当个中人,赵府公子要拜师!”

常熟县姓赵的不少,有钱人也有几个,但东城住的非富即贵,郑教谕熟悉的赵姓富商可无人住在东城。

郑教谕皱眉问道:“那个赵府?东城有姓赵的大富商吗?”

“老爷,不是富商,是县中新进役头赵满仓,这次是他要拜师!”

郑教谕听说是那个走了狗屎运,从一个街头混混直接提拔到役头的赵满仓,气得骂道:“一个贱役,无非走了李继的门路,竟然也装模作样的想要拜师!你出去跟他说,让老夫去给贱役当中人,老夫还丢不起这张老脸!”

郑教谕虽然手中无权,但确实有装逼的资本。想要担任一县教谕,必须是举人功名,郑教谕就是万历二十四的举人。整个常熟县衙,除了县令杨涟是两榜进士,只有县丞李继与郑教谕同是举人身份,就连主簿周森都只是一个监生而已。

现在一个身份低贱的衙役都能找到郑教谕想要拜师,这如何不让郑教谕生气?同时郑教谕吃醋赵和靠着李继提升迅速,自己在教谕这一职务上干了十多年,连个典史都没混上,自然心中妒忌吃香的赵和。

那个家人看郑教谕发火,并没有出去,斯斯艾艾的说道:“老爷,可是这个赵役头拜的老师不一般,是本县的探花郎!”

郑教谕听家人说完浑身一震,问道:“探花郎?可是塘桥钱受之钱探花?”

“正是探花郎,赵府家人拿着探花郎的拜帖!”那家丁说完将钱谦益的大红拜帖送了上来。

郑教谕看到大红拜帖激动的浑身发抖,官场规定,只有翰林学士才有资格使用红色拜帖。郑教谕一辈子见了不少拜帖,但这种大红色的还是第一次看到。

郑教谕看到拜帖上写的“万历三十八年一甲第三名”几个字后,心中妒忌之心狂起,自己苦读诗书数十年,科举之路到了举人后在无寸进,上京赶考都去了数次,除了每次落榜的失落外再无收获。

现在看到人家钱谦益年纪轻轻就中了三鼎甲,郑教谕如何能不妒忌?郑教谕用颤抖的双手将拜帖重新装入拜匣,他妒忌归妒忌,但可不敢损坏钱谦益的拜帖。不仅如此,郑教谕还要恭敬的将钱谦益的拜帖还给赵府家人,然后恭敬的去赵府,为那个看不上眼的赵满仓当个拜师中人。

郑教谕穿着一身八品绿色官服,跟着赵府家人来到赵家。这时赵家早已经将香案准备好,赵志高与赵和正站在门口恭迎这个郑教谕。

郑教谕虽然手中无权,但在常熟县好歹也算个副县级干部,虽然坐的小轿是雇的,但行事做派与朝中正二品的礼部尚书不差分毫。

郑教谕一跺轿底,跟在旁边的家丁赶紧叫停轿夫,然后撩起轿帘说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