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典吏听赵和大嘴一张就要五千石,心中大骂你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不过人家怎么说也是中央下派官员,张典吏不好明说,只能解释道:“赵大人,咱们这里是一石粮食都没有!赵大人您也不能看着卑职为了这件事丢了官位吧?”
赵和听张典吏这么说,哈哈一笑,站起来将张典吏按到椅子上,然后说道:“张大人,咱们都是老户部,所以你们也不用隐瞒本官,你们不是还有漂没吗,这五千石粮食就从这里出吧!”
漂没也叫冲没,意思是粮食运输途中被水冲掉的部分,也指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漂没这个词从汉代就有,历代虽然意思各不相同,但大体含义是不变的,就是指运输粮食途中,各级官员合理侵吞粮食的潜规则。明代前期漂没不严重,大概占了粮食运输量的一成左右,到了明代中后期,漂没数量达到了三成到五成。到了清代后期嘉庆年间,大运河上运输粮食的漂没甚至达到了七成,也就是说只有三成的粮食运到了北都。
当然这其中官员贪污是一个主因,但明清两代官员的低工资也是一项次因。户部负责漕运的官员除了那些有品级的以外,还有大量的知数、书办、漕丁等等小吏,他们没有合法收入,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从漂没上找差补。王朝前期因为这些小吏人数少,所以漂没还不严重,但到了中后期,各级官吏人数大增,自然这个漂没的数量就上来了。
天津巡抚毕自严是老户部,对这其中的门道门清,所以在他督运辽饷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官办运输的样式,而是采取民间负责运输,官府只管在天津收粮的模式,这种将运输全部交于市场运营的新模式,大大减少了各级官员的贪污,但对北方各地方造成的影响却比直接采用官办运输可来的大。不过毕自严因为时代的局限,目前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辽饷运到天津后,在交给海防游击运到辽东,这期间省下了大量的漂没,所以从天津起运,刨去人吃马喂,在加上各级官员的开资,还有九成的粮食运到了盖州。不过这都是字面上报给毕自严的数字,根据赵和了解,其中还是有两成的粮食落到了各级官员的口袋中,其中户部的各级官员拿了大头。
赵和想要为刘招孙解决粮食问题,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个漂没上。可这是全天津粮食口官员的禁锢,那个张典吏听赵和这么说,吓的赶紧将头摇成了拨浪鼓,推辞道:“赵大人,这可万万不可!卑职虽然四十有三,但还没有活够,如果动了这些漂没,卑职肯定活不过今年春节!请赵大人饶了卑职吧!”
张典吏说的很现实,这些漂没的粮食可不是他自己独吞,从天津到盖州多少人指望这个吃饭呢,如果张典吏擅自做主给了赵和五千石,那他这个官也别想做了。
赵和知道漂没是怎么回事,当然也想好了如何处理。赵和笑道:“张大人,本官知道你不容易!这样吧,本官给单世俊写封信,将这件事跟他说一下,就说五千石粮食是本官调走的,这样你不就没什么责任了吗?有什么事让单世俊来找本官!”
张典吏听赵和说的轻巧,单世俊不敢难为你,到时候肯定要难为自己的,所以张典吏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赵和看到这样子冷笑道:“张大人,怎么本官说的你不同意?那好,本官现在要查看你们的账目,将你们这两个月的账本拿来!”
张典吏一听坐不住了,赵和是中央下派来检查的官员,如果真要查出事情大家都不好看,盖州这里是一本烂账,掀开后不要说辽东这里,就连天津都会掀起一场官场地震。
张典吏看赵和要玩横的,赶紧站起来陪笑道:“赵大人,既然您说调运五千石粮食,卑职自然没有异议,不过请赵大人留下墨宝,让卑职对上面也好有个交代!”
张典吏看到今天不给不行了,没办法只好要一个证据,最起码天津那边追查起来也好有个搪塞。
赵和听张典吏这么说,脸上才晴转多云,心中暗骂这帮粮耗子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非要自己使出手段才能听话。
赵和从桌子上拿出纸笔,给单世俊写了封信,将自己从漂没中调走五千石粮食的情况说了一遍,赵和这几天在船上练习的台阁体有了用处,张典吏看到赵和这笔字后大赞道:“赵大人真是一笔好字!”
其实赵和的字也就一般,虽然他在船上这几天每日都要练上数个时辰,但毕竟时间尚短。不过好话谁都爱听,赵和听张典吏的马屁后,笑道:“惭愧惭愧!本官这笔字真是愧对恩师啊!”
张典吏问道:“赵大人如此大才,恩师也一定是不得了的人物!”
“哈哈,本官的恩师就是常熟钱探花虞山先生!”
张典吏刚才的话确实有些拍马屁的心思,但听赵和说他的老师是钱谦益后,马上肃然起敬,衷心的赞叹道:“原来赵大人的恩师是探花郎,卑职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又用钱谦益的名头装了次逼,赵和的心情很好,他写完书信后站起来说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