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混乱时期遗留下的事物  书厢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害死了我妹妹。”

其实是一群领养孤儿吧,芯启心想;但问出口的是这句话:

“无意间的?”

“不……某种程度上还是有意的。”男人的语气明显不想继续说下去:“你没看我的日记?”

“没兴趣……不过说起来你还欠我一杯酒钱,”芯启有点词不达意:“一并抵了吧,你也不希望永远被人遗忘不是?”

“……随你吧,”男人突然露出微笑,随后自顾自地转身朝楼梯走去:“交易……很不愉快,但至少值这个价。”

“得了吧,”芯启也笑,但却是“皮笑肉不笑”:“一本日记炸城市,还只是‘值这个价’?再者我还要做生意的,事情搞不了太大啊……”

……

彼得·艾欣默克,生平无记录,唯一有据可查的便是二十三年前只身闯入大型犯罪集团,杀死其首脑和多名成员,引起多方关注,为后期警方的清缴行动提供了大量的民声支持与实际便利;但之后很快被制伏,据当事人口述遭到毁尸灭迹,至今找不到关联物品——传说自清剿成功、城市逐渐安定后时不时会有人在街头小巷的酒吧里喝酒壮胆,但类似的身影人们却再也没有见到。

其实是见过的,注意不到罢了,芯启想——他一开始也确实没看出来,跟《你好》那次源自“没太注意”的情况不一样,这“彼得”看起来也就是一个二十来岁绝不超过五十的“中青年”,跟普通的人类几乎没有分别——也就是从浑身湿透的他身上翻出那本日记、本着“多了解一下”的心态芯启翻了翻时间才发觉的异样——是的,某种程度上他撒谎了,但当时这日记却是用防水胶袋封得严严实实的,开口还特意涂了橡胶;不过再仔细想想,彼得当年可是连“照片”什么的都没有留下。

但反正,交易一完成,芯启也就懒得思考了——彼得的“离开”显得很平常,刚拐过楼梯拐角他就完全消失了,并不是单纯地“消失在视野中”,而是连脚步声、“气息”什么的都猛然间丧失殆尽,连芯启都感受不到——要知道单纯的楼梯拐角可屏蔽不了他的感知,然而,他却也没有追上去确认的欲望——因为就在男人消失瞬间,那本日记就发出了淡淡的橙色光,作为店老板芯启当然知道:

自己的“款”收到了,虽然价值确实算不上高。

但收到了就好,至于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唯一遗留物品要不要公开为什么会把日记封存带在身上他以后会不会再出现……傻子才会去考虑这些,知道怎么样能够最好地完成交易,对于“店老板”来说才是唯一的正道。

“吱呀——”

街头巷尾人声鼎沸,这座城市真的完全“炸”了——至少就算是芯启,要在那么混乱的人群中挤回书厢也并不容易,因此开门的时候他忍不住握着门把朝下方使用了不少力道——那两名客人还没走,本来看他回来九是冷面以对不打算理睬的,但芯启却是直接走了过去,弯腰把嘴巴抵在正坐着他摇椅的九耳朵边上:

“把这个收好,”他把日记放上桌面:“还有,做好‘搬家’的准备……这一带估计很久都没生意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