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是四天过去了,温绍云和温绍宇向陌殇道了谢,带着宓妃就返回了相府。
那四天里,他们眼看着宓妃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心里也越发肯定陌殇没有对他们说谎,多留下几天果然是对的。
也是赶巧儿了,兄妹三人刚回到相府不到一个时辰,管家就到碧落阁来将宓妃请到了前院正堂,说是皇上身边儿的王公公来了。
宓妃猜的没有错,王公公的确是来相府送东西的,一样是象征着安平和乐郡主身份的金印,另外一样则是正一品郡主专门的服饰。
除此之外,王公公还带来了两个正五品的尊等宫女做宓妃的贴身嬷嬷,以及四个从七品的一等宫女做丫鬟。
深知宓妃性情的皇上,特意交待王公公悄悄捎了一句话给宓妃,大概的意思是,人既然已经赐给宓妃了,那么是死是活就不是他的事了。
言外之意就是,他赐下的人并不是用来监视宓妃的,如果宓妃能收为已用,肯定会感谢他的,他可是免费送了帮手给宓妃。
御赐郡主金印与服饰到手之后,宓妃熬了两个白天一个晚上绘制了一幅包括整个外城,以及幻海周边各种地形的全貌图。
在这幅图上,哪个地方在未来几个月内是要被用来做什么的,宓妃皆用不同的颜色做出了区分,还在旁边写下了较为详细的批注。
宓妃的计划很大很大,大到在那一片区域尚未建造起来之前,别人都会把她当成疯子。
不过即便是那样,宓妃也没有放在心上,她下定决心要去做的事情从来就不会还没有开始就退缩,更不可能半途而废。
外城内,渔民的房屋都没有集中在一起,只有极少数的人家是相邻挨着的,这样他们不但占据了很多本身用不着的土地不说,而且很多渔民居住的地方正是宓妃打算用来修建海港周边设施的地方。因而,宓妃要走的第一步是将那些渔民集中安置起来,让他们只能分布在两到三个地方居住,这样其他的地方才能为她所用。
金凤国建国七百余年以来,生活在外城的人就一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们的确不想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海边,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内城或者其他地方的人无法接受容纳他们呢。
最开始的时候,外城的人或许还有很多的人有那样的勇气尝试着去融入内城百姓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次又一次的被挤兑排斥之后,即便是再怎么坚强不屈的心,也都渐渐寒了。
既然如此,哪怕外城的生活很艰苦,治安什么的也乱成一团,却也是再没有人愿意搬入内城去生活了。
但凡沿海的地方,都有内外城之分,星殒城边儿上这一块面积最大,发展前景也最是可观,谁让这里是皇城脚下呢。
朝廷对外城是采取放养态度的,只要不捅出天大的事儿,内城里的官兵是不会插手的,上面的人更不会插手,而整个外城最大的官儿也就只是被封了一个县令罢了,手下除了一个师爷之外,就还有两个辅助他办差的不入流的小官儿,至于衙役整个县衙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五十人。
县令在外城呆得久了,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除了每逢一三九有市集的日子之外,他们多半会窝在县衙里,要么聚在一起赌博,要么各自找个地方睡觉,反正一个个都闲得蛋疼。
每逢市集的时候,外城非常的热闹,尤其是近两三年海上有了梦箩国的商船之后,内城里很多自视身份尊贵的人也免不了轻装出行到此淘宝。
在内城商铺里买不到的一些珍奇的东西,如果你运气足够的好,那么在外城很有可能就能收入囊中,甚至品质还非常的高。
故,别看外城的渔民都是靠捕鱼为生,日子过得清苦,但生活在外城的那些商人,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一个个家中都很是有钱。
朝廷虽然对外城放任不管,但每个月从外城收走的赋税却是很多。当然,渔民是不用上缴赋税的,这一部分的缴税都出自那些商人的口袋。
饶是每个月都要上缴那么多的税银,但都没能让这些商人经营不下去,可见他们每月赚进荷包里的银子有多少了。
外城的渔民与商户之间的贫富差距乃金凤国之最,每个有海的地方都是如此。渔民不用缴纳赋税,虽说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靠着打渔就能自给自足,但他们却是没有一丁点儿人权的。
换言之,他们就是死也没有人管,只能自认倒霉。
聪明的渔民都知道莫要多管闲事,谨慎小心的做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就好,任凭每逢市集的时候街上再怎么热闹,他们都不会闯进那一方天地。
而那些商户呆在外城也是为赚钱来的,谁也不想自己的手上沾上血,因此,井水不犯河水的,数十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谁也不主动去挑事儿。
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他们脑子没病自然不会没事去找事,可也奈不住有那么一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