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琵琶女  天女阿蛮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深琵琶声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

江北的大雨一下就是三个月。

阿蛮站在阁楼上,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喃喃说道:“久旱之后必有大涝啊。”

听闻江北大涝,已波及周边各县,穷民岌岌可危。

大荒之岁,必有疾疫。江北临县均爆发大疫,但凡幸存者出逃行乞,所遇之人避之唯恐不及,食不果腹,居无定所。

一时间,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而那蓟州城内,仍是笙歌彻夜。

杏园的茶舫上,一螓首蛾眉的年轻女子,怀抱紫檀琵琶,低吟浅唱着《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琵琶声声哀怨,如夜雨拍窗,又如水流呜咽。

一曲唱罢,年轻女子向众人福身一礼,便要离开。

殊不料,却被人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正是薊州城内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吴大宝,领着手下一群泼皮无赖,拦住了女子去路。

只见那吴大宝涎皮赖脸道:“小娘子倒是弹得一手好琵琶,可别那么快走啊,再给哥哥我多唱几曲……

言罢,自行伸手去捉那女子的纤纤玉手,女子挣脱不及,俏脸绯红。

底下的泼皮青头们都起了哄,一时间女子羞愤不己,泫然欲泣。

吴大宝的姐姐早些年便入宫为妃,且颇受皇帝宠爱,这人便仗着家中泼天的富贵,平日里也是横行乡里,极尽强取豪夺之事。

眼看这琵琶女容貌娇艳,梳的是堕马髻,扮的是啼泪妆,身段珑珑有致,这般风情,哪会放过。

此时,却有一人,掷地有声:“吴少何必强人所难呢?!”

出声的人站了出来,竟是位手持折扇的翩翩公子。

此人名唤汪玉酬,也是蓟州城里数一数二的世家子弟。

这汪玉酬是家中独子,长得是清秀俊逸,温文尔雅。

汪家官拜上卿,后辈亦有多人在朝为官,吴大宝纵使再混账,也不得不忌惮。

随即松了手,讪讪道:“我是怜惜这美人,怕琵琶弦割坏这双妙手罢了……”

汪玉酬走上前来,向着女子拱了一拱手:“在下方才听闻姑娘琵琶弹得是清脆悦耳,一首明妃曲也唱得人百感交集,为表感激,可否由在下护送姑娘回府呢?”

女子颔首道谢。

于是,这吴大宝眼睁睁的看着到嘴的肥肉跑了,气得是牙痒痒。

吴大宝当众被人下了脸面,心中一口恶气难舒。

这时,手下一个叫王二的谄媚道:“这姓汪的小子仗着家中祖荫,平日里最爱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少爷理应给他个教训才对。”

吴大宝略有迟疑:“他汪家在朝廷为关多年,党羽颇丰,可不能随意拿捏。”

王二道:“少爷,别忘了大姑姐。她位列嫔妃之首,是主子,汪家那些人,始终是奴才。”

吴大宝听完,顿时有了底气。当下吩咐王二监视着汪玉酬的一举一动,到时候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话说那日汪公子将女子请上马车,送回了教乐坊。

女子福身拜别道:“奴家婉婉,多谢公子解围。”

汪玉酬笑如朗月:“可是婉婉长离,凌江而翔的婉?”

女子莞尔一笑:“正是。”

汪公子当即打开了纸扇,纸扇上书的就是:婉婉长离,凌江而翔。

婉婉轻掩朱唇,讶异道:“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汪玉酬含笑道:“想是与姑娘特殊的缘分。汪某愿将此扇赠与姑娘,还望笑纳。”

婉婉自是谢过,将折扇好生收藏。

恰逢汪府宴请,汪玉酬便邀了婉婉前来席间助兴。

佳人身着藕荷色衣裙,腰间系着豆绿绦带,更显得腰间盈盈一握。

只见婉婉坐定后,指如葱根或拨或捻,悦耳至极。缓若微风拂过丛花,骤时如急雨拍窗,轮拂时慷锵有力,刹弦时拟出刀枪剑戟的金石之音,扣人心弦。

一曲弹罢,在座众人无不叫好!

汪公子一时兴起,也取出洞箫与婉婉合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众人纷纷赞道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啊。

汪玉酬和婉婉便又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那厢吴大宝去了乐坊几次都吃了闭门羹,连婉婉的面都见不着。

越是得不到,越是心痒难耐。

王二又将汪公子与婉婉姑娘一同泛舟垂钓,下棋品茶之事添油加醋胡诌一番,惹得吴大宝是无名火起!

好个汪玉酬,老子孤家寡人一个,你倒是美人在怀!

吴大宝吩咐王二:“你且带人将那姓汪的小子教训一顿,切不可伤及性命,让其知难而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