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路遇山贼  阎浮寻道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实际上离了古泾县城三十里路,官道上的行人就只有寥寥数人了,传入车厢内的,也就只有宁马夫不明调子的哼曲声,马蹄嘚嘚敲击着泥路,和马车驶过车轮辘辘的声音。

自李奕与白三上了马车,名唤陆廷之、陆呦呦的兄妹,便不再把头伸出车窗,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奕和白狐白三身上。

白三在陆廷之那边,略显拘束,李奕丝毫不为目前身份所束缚,行为自若,任由陆呦呦轻柔地抚摸自己。

陆呦呦也不算是熊孩子,即便是她自己把李奕抱上马车的,但要抚摸李奕,起初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惊了李奕,实则对面陆廷之也担心李奕伤了陆呦呦,但实际上二者相安无事,温柔相对。

李奕转世之前,膝下一双儿女也不过陆廷之、陆呦呦一般大小,像陆呦呦这般正是欢脱年纪,故李奕的心一时也是柔软也起来。

在陆廷之眼中,李奕温顺得简直不像话,任由陆呦呦翻看一对猫耳,扯动猫耳逗陆呦呦开心,配合陆呦呦作出握手、击掌等动作,就连陆呦呦抚摸尾巴都顺从地稍稍侧身,逗得陆呦呦全程咯咯直笑。

对此,白三也是愕然得显露出瞠目结舌的表情,只是李奕微微一瞪眼,白三就把目光放置在其他地方上。

恰巧陆廷之这时也拿出了《春秋》一书研读,这陆廷之是选择了《春秋》作为本经的,据此而论,陆廷之、陆呦呦两兄妹的家学应当相当渊源,又或者陆廷之的老师至少不是沽名钓誉之人,究其原因,实乃《春秋》一书微言大义,不少士子是知难而退的。

这白三能够幸运启灵,是在旁偷听私塾先生教习所得的,是以白三侧头看向陆廷之手上的经典。

陆廷之不类一般书生,研读经典之时是安安静静的,也不摇头晃脑诵读出声来,此时见白三侧头看来,竟然把经典往白三那边挪了挪,又似是研读到某处文章旨意,也将其与白三分述。

“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此典故曰:治民以和,须得以德,如若无有抽丝剥茧般的恒心和毅力,妄图以乱达治,定酿成大祸。”

“是以,为德者,不以急功近利取胜。”

白三听得懵懂,陆廷之也讲得轻缓,讲到这里,陆廷之又把经典半合,“但,事有两面。”

“古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是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故而,为德者,须以无损于己,且有利于人。”

陆廷之见得白三似有认真聆听,又是侧头思考,粲然一笑,却是静待白三回神。

李奕在陆廷之给白三分述时,便已察觉,心中微微讶然,待得陆廷之讲完,已然明白其意,暗道,这陆廷之小小年纪,已生贤儒之心。

倏忽,李奕有感清风徐来,只是这清风来得好生奇怪,却是在马车车厢生出,自然而然,又觉陆廷之体外生出道道毫光,满车厢游走。

李奕心中凛然,蓦地想起古泾县城隍房清夫所言及的,贤儒身上浩然正气。只是李奕自身与白三不修歪门邪道,倒不怕浩然正气对他们有所伤害。

似乎经清风吹拂,毫光照射,白狐白三悠悠回神,李奕看向白三,见其眼前一亮,似是已然领悟方才陆廷之所言道理,又感应到白三周身法力如同湖水被清风吹皱,微微波动。

显然,对于圣人之言,陆廷之深得五味,可悟他人。

但是,李奕也不作刻意之举,免得破坏此间好事,随缘即可。随即,李奕移开停留在陆廷之身上的眼光。

李奕才别过头,对面陆廷之似乎察觉到李奕异样目光,向李奕看去,但此时李奕已然重新认真应付陆呦呦的嬉闹,遂给陆廷之留下了些许疑惑。

只是一瞬,陆廷之又继续研读《春秋》经典,为白三细细分说,白三自然认真聆听,又暗暗记下陆廷之所言。

随着越发临近前方县城,官道上行人稍稍多了起来,偶尔也见到了些行走于江湖的男男女女,多结伴同行,多是劲装貂裘,腰挎刀,背负剑,一身的江湖气概。

也有些许长相颇为凶神恶煞,但由于陆廷之与李奕一行人,驾驶马车,又是在官道之上,又似乎看到宁马夫的不好惹,最多投来几个斜眼,并无横生枝节。

毕竟能驾驶上好马车之人,又是好手驾车的,定是有些背景的,只要是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轻易出手行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