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亲事  庆时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虞,祝家庄。

今日是祝府员外祝春六十大寿。

祝府员外早年在外谋生,后因缘际会赚得丰厚身家。只是他厌倦俗世,这才举家迁至上虞。

上虞县山清水秀,倒也不失为一方福地。

他正与人交谈间,回廊处芭蕉旁,一山长打扮的肃目男子,他性“申”,字“表之”,号“文长”,乃是庆国有名之士,尤以书法见长。

只是其人清傲了些。

大庆自庆太祖杯酒逝皇权之后,二代庆文帝将庆国风貌一改,文人的地位越发的凸显出来。只是今日明面上虽是祝府贺寿,但实际上却是给小女英台谈及婚事。

祝府有女,年二十,花容月貌,肤貌若仙,是这上虞有名的美人坯子。

但若是这样也就罢了。

大庆自古便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说法。

偏这祝家葩朵就不这样,好在祝家虽家教礼法深严,但唯独对足下小女却格外优待。所以这也造就了祝家才女之名,盛名在外。

申文长是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

他一想到家中那不成器的犬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申家之子,高八尺有余,容貌昳丽,然品行纨绔,性格执拗,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只是申家只有一子,可切不能再此处断了香火,不然只怕是祖宗羞怒,他日自己归去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于是,这才舔着老脸来祝府门前。

然贺寿是假,催亲是真。

只是俩娃儿年纪也不小了,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催促一下,亦无伤大雅。

申文长想及此处,笑意连连。

他们两家自年少起,便指腹为婚了。

那祝春也是见惯市面之人,自知申文长的打算。可是他却对小女英台脾性了若指掌,亦知自家闺女可不是外面那些个寻常市井女子。

英台有想法,亦聪慧,若是强逼怕是会适得其反。可若是寻寻渐进,又不知会有怎样的变化。

闺阁中的女子,想寻好的良人,又怎是容易的事儿,何况那申家之子,污名在外,本就不是理想的良配。

祝春想及此处,不由得叹息一声。

最后,虽话语不好说,但最终,“申兄,只怕小弟这次不能如您愿了。”

祝春考虑了半天,最终晦涩说出了口。

若非必要,祝春亦不会如此。

只是申家小儿,做事太过于荒唐,祝家小女岂能嫁之,这不是把自家女儿往火坑上送?

虽然大庆,重礼法。

但是祝春也做不出来如此狠毒之事。

今若是申家小儿,品行尚可,他必会二话不说将亲女嫁之,并将申家之子当亲儿以待。

只是眼下....

最终祝春叹了一口气。

不过,另一边那申文长作为家长,也能理解。

试想一下,若换位思考,谁又能做这样的决定。

可是当初说好的事儿,现如今就又这般推脱,这桩亲事未免也显得太儿戏了些。

瞬间,申文长脸颊变得难看起来了。

只是他两不知,他两所有的举动所说的话儿均被不远处一扇屏风外之人所听所瞧。

那人风华绝代,桃之夭夭,明眸皓齿,浑然天成,只是此刻她脸颊儿羞怯中带着一丝恼怒与坚定,一股小女儿的姿态似癫似羞暴露无遗。

虽是癫狂中亦有羞怯暗恼,但眼眸中却泛起一丝精光。

“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罢了...”

她先是叹息了一阵,紧接着又银牙按咬沉思了一阵,半晌儿面颊儿便又换了一副神色。那神色间似是说不出的快乐,面若桃花,笑意盈盈,那眼神竟都还带着一丝秋波。

这变化劲儿着实让人自叹不如。

正谈笑间,不一会儿她便脚步生莲的来到了申老处。

英台与申文长有过数面之缘,亦知申老是如今大庆的书坛大家,尤其是一手狂草,那写的是虎虎生威,字字锋芒,苍劲有力。

端是自视甚高的英台也不由的打心底里佩服。

只是儿子归儿子,父子归父子,道理英台还是拧的清的。

所以眼下英台规矩着佝偻身子半浮,小腿微微下蹲,一个简单的礼节便使得英台这么落落大方的展现出来。

“英台见过父亲,见过申伯伯”

她声若丝竹余音环绕,举手投足之间姿态优美,端是申老,那眼睛珠子也看直了。

申老的眼光不似男女之色,只是用一个老者看一个晚辈慈爱般的眼神,半晌后,慈笑的夸了句:“祝兄,你这妮子可是越发出落的水灵了,模样也是俊的很呢,果真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呢!”

申老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