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提问  庆时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申修文的诗文最终还是通过吴勇的名义交到了那锦瑟小姐的手中,只是申修文却忘了,三首诗、那锦瑟小姐给的是一炷香的时间。

可现在才过去了多久,莫说半炷香了,就连半柱香的半柱香时间都没有到。

这真是奇哉怪也。

瞬间,那锦瑟小姐来了心思。

她心想此人要么是有真才实干的才子,要么就是个猢狲故意来捣乱,可她到底还是希望是前者。

此刻屏风内的锦瑟小姐开始缓缓的将手中的诗文逐步打开,初时她只是用双眸简单粗略过目了一便,她并没有看内容,只微微浏览了一下字迹,待察觉到这字体飘逸灵动之后,她忍不住一叹却是一手好字。

古人大多都相信字如其人,比如粗狂的字体象征着人格狂放不拘一格…

只是这字体最终还是太过飘逸灵动,倒是让她每每抚摸爱不释手,待看到标题“鹊桥仙”三字,她有疑问、有诧异,也正是因为好奇才迫使她继续浏览下去。

虽然大庆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但是却很少有人写这类诗文。

于是她嘴唇儿亲启,舌苔微微上扬,空谷幽灵般的声音,:“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锦瑟一通读完下去,只觉得感人肺腑,此词用情深挚,立意高远,语言优美,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

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说是千古佳句也不为过。

瞬间锦瑟只觉得自己的心儿开始随着这首词跳动不已。

只是当她看第一首就如此动人,那锦瑟小姐也忍不住手儿雀跃的翻起第二首起来。

于是她晶莹的双眸开始踌躇徘徊起来,她玉手一张一合期间,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始浮现出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说第一首是惊喜、那么第二首确是惊讶了。

该词篇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最重要的是该篇的韵脚不得不让人称绝。

此词的韵脚是“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韵部属十二锡,要知道一般的词或者诗文能押韵的不多,更何况还要一次性的押这么多,那也是难了。

瞬间锦瑟小姐就对这人来了兴致,她倒要看看到底是那位才子居然这般才华横溢。

只是在这之后她也想看看第三首,虽然前面两首让她心旷神怡,心神不能自拔,但到底与自己的所想所感怀的事儿沾不上边,于是她也偶有失望,只是失望的程度对比之前小了点而已。

其三首,《木兰辞》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辞是一带文豪纳兰性德所著,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不过当申修文这诗一处,这那是男人抛弃女人,明显是女人抛弃男人。

只是该诗最终的部分想要表达的是:词人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这一点倒是很好的压中的那锦瑟小姐的心态。

不过要想让那锦瑟小姐就这么自然拜服,也是难。

那锦瑟小姐心气之高,又岂非常人能及,何况她这些年委身在青楼她什么样得男人没见过,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些年她看得太多太多了。

“敢问公子,孔子有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公子对此有何见解。”

锦瑟小姐虽然是诗文是看上了,但是人品一关也是她非常注重,于是遂出言道。

只是可惜了枪打出头鸟。

厅中春满楼,楼阁间的众嫖客们有人还在抠破了脑皮想着该怎么落笔,那知道这才未过许久竟有人提前交卷了,不仅如此那花魁小姐竟然还委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瞬间让那些嫖客急的是抓耳挠腮起来。

他们明显感觉到事情不对劲起来。

申修文只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